一、各类表彰:全年斩获诸多殊荣
合肥一中荣获“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海军招飞先进单位”“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合肥一中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精心设计活动”,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三等奖。合肥一中获得合肥市2010-2011学年度教育教学评比一等奖。合肥一中被授予合肥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称号。合肥一中团委被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评选为“合肥市2008——2010年度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安徽省委评选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合肥一中成为全国首批省级示范名校班级小作家协会理事会单位。合肥一中获得合肥市第二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二、2011届高考成绩:各项指标全省领先
2011届高考再创辉煌:合肥市共有37名保送生,其中28名来自合肥一中,人数在全省各高中遥遥领先。高分段——600分以上文科23人,占一中考试人数4.58%,占全省600分以上4.56%;理科424人,占一中考试人数27.60%,占全省600分以上5.95%。首位度——全省前50名文科3人,理科9人;全省前100名文科4人,理科17人。达线率——文科一本达线率36.45%,二本达线率66.09%;理科一本达线率60.03%,二本达线率83.51%。文理科一本、二本达线率居全省首位。
三、2012届保送生:获得保送资格人数拔得头筹
2011年合肥一中学科竞赛取得最好成绩:国际、国内赛场独领风骚,共71人次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以上表彰,其中2012届高三学生获得教育部保送资格的计41名(46人次)、合肥市籍学生33人次,在全省遥遥领先。
截至2011年12月底已有超过20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等著名大学预录取,向北大、清华、复旦、同济、中传媒、中海洋等著名大学直荐8人;获北大、清华、中科大等著名高校自主招生校荐名额超过200人。
信息学:4月在全省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中夺得团体第一,4位同学取得一等奖,成功晋级安徽省代表队;在第五届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2011)中,取得了一金三铜。11月在省信息竞赛中包揽合肥市前20名,17人获一等奖
生物学:7位同学获省生物竞赛一等奖,王欢同学获全国生物竞赛金牌,入选国家冬令营集训队,王欢同学获得2011年“合肥市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称号。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省选手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决赛的最好成绩。已被北大预录取。
化学:9位同学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2人进入安徽省代表队。
物理:10位同学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3位同学代表安徽省队参加全国决赛获铜奖。
数学:13位同学获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1人进省队。
五、科技创新:科技活动成果斐然
在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电子制作锦标赛上,合肥一中荣获了9个第一,19个一等奖,16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并获得建筑模型比赛团体第三,电子制作类比赛团体第二,航空模型锦标赛团体第四,航天模型锦标赛团体第五的好成绩。2011年7月合肥一中无线电测向队女子团体队在144 MHZ 接力赛中,取得了全国第四的好成绩。多人获单项奖。2011年11月,在第五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合肥一中代表队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顺利取得2012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入场券。
仅2010至2011学年,在机器人方面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人数就有四十多人,其中有2人获得国内重点高校保送资格,已有3人接到国外知名学府伸出的橄榄枝,多名同学受到国内各大自主招生学校的青睐。合肥市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上,合肥一中朱容鋆和吴睿哲两位同学获市长奖。
六、高校评价:名校青睐一中学子
1、合肥一中连续第二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王锐同学成为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人选。“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首次推出,唐嘉琦同学成为合肥第一人。推荐过程竞争激烈,显示合肥一中优质生源数量之多。
2、陈栋校长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座上宾(北大、清华、武大)。
3、成为各高校优质生源基地。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4、成为多所高校心理学实践基地。2011年相继有合肥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高校在合肥一中建立心理学实践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落户一中,这是高校与合肥一中全新合作的良好的开端。
七、教师培养:全国教坛闻名遐迩
2011年度,合肥一中教师在专业技术评比中收获丰厚,全国特等奖2人,全国一等奖2人,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10人,市级一等奖15人。
在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评选中活动中方小培老师荣获先锋教师奖,并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上,有7位教师获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八、学术氛围:提升浓厚校园学术味
1、合肥一中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2、举办第一届读书会。
3、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2011年,合肥一中顺利结题的省级以上课题《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立足教学实践的化学实验创新研究》等12个。其中方小培、许传宝主持的《中学生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获第八届安徽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4、举办首届德育公开课。
这是合肥一中德育领域里的又一次创新。参赛老师和同学们极尽智慧发挥了高水平,每名参赛老师都经过精心的准备,不管是德育主题的遴选,还是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别具匠心,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会高校专家认为,举办德育教育公开课比赛不仅仅是给老师和学生们一次展示才艺的机会,更多的则是合肥一中对德育的一次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这种对德育新模式和新途径的开创,必将有力地促进合肥一中德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5、《如歌岁月——孙学昌老师退休纪念册》一书举行首发式。
为传承合肥一中名师文化,学校教科所组织编写了如歌岁月系列丛书,如歌岁月系列的第一本就是为孙学昌老师所作,本书字里行间渗透着孙老师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合肥一中的爱。陈栋校长、王勇副校长欣然为此写序。
九、社团建设:不断向内涵建设迈进
传统活动得到发扬:校园微型博览会推出“中国红”(历史和现实)主题;模联在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再次被评为全国“最佳组织奖”,多人获单项奖。合唱团在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上荣获“世界和平天使”的称号;舞蹈社在“天翼杯”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比赛中夺得高中组第一名;啦啦操队在“肯德基2011校园青春健身操合肥赛区总决赛”中荣获3项大奖;文学社社报《听潮》获合肥市十佳社报称号;心理社被评为合肥市优秀社团……
创新探索补充内涵:创办合肥一中首届校园经贸节,发表合肥一中学生消费蓝皮书,邀请大学教授进行讲座;与新安晚报共同发起成立安徽省首家高中国学社合肥一中国学社,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开办专题;全国首批省级示范名校班级小作家协会理事会花落合肥一中,作协主席亲自揭牌……
社团建设引领方向:
十、示范效应:示范辐射作用彰显
合肥一中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担负起推动区域乃至全国教育发展的任务。一年来在各个方面承担和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科研活动。
在教科研方面,举办了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全省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技能大赛、安徽省地理优质课比赛、合肥市语文小组合作式课例展示,成立了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
在社团建设经验交流方面,合肥一中在安徽省中学生社团联盟大会、安徽省首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安徽省校长高级研修班等多种场合应邀作经验汇报和成果展示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举办合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和TA47“共托明天的太阳”服务会联手举办了以“沟通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共托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影响巨大。联手合肥师范学院打造实习生心理咨询中心实习。学校心理教育专家多次应邀举办校外讲座。
在帮扶共建方面,协助桐城二中共建“英才班”,统一教材、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测评,在两校教学评比中查找问题,改进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
另外,合肥一中校长、名师多次应邀展示一中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创新理念。陈栋校长的《推进课改促发展,落实素教谱新篇》、王勇副校长的《科学管理,切实减负》、吴英明副校长《大道思远,素质领航》、方小培老师的《让课堂渗透创新文化》等报告振聋发聩,封安保校长助理带领各科名师到皖北地区进行的示范教学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