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下抱负,作未来主人”——这句为所有合一学子们所铭记在心的校训指引着5名合一学子,照亮着他们在2015北大模联的前行道路。
2015年3月27日,在首都北京的晨光中,合肥一中的五名学子——来自高一(15)班的李智凡,高一(25)班的黄心怡,高一(35)班的张逸晗,高一(34)班的崔宇晴,和来自高二(29)班的葛剑桥,在领队老师吴福军的带领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燕园。在这里,他们代表合肥一中,连续第七年参加2015年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本次会议与之前的北大模联会议有些许革新,学生代表的不再是一贯的一个和多个国家,而是诸多国际机构:李智凡和张逸晗组成了国际助老会在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年度会议(NGO)的双人代表团;崔宇晴和黄心怡分别代表联合国西亚经社理事会与世界银行组织参加联合国能源机制会议(UN—Energy)。作为主新闻中心的文字记者,葛剑桥也代表美联社参加了联合国能源机制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合肥一中的学生代表发挥才智,不仅在会场上取得了优异表现,也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名校前来参加本次模联大会的师生们。而在4天会期中的分组会议、新闻发布会、专家讲座、地球村等活动中,合一代表们也更是领略到了北大模联的创新品质和学术本位。
在NGO会场上,合一代表团活跃地参与到了会场的讨论与文件写作中去。李智凡同学与搭档张逸晗同学对于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讨论,并在大会上尽情发挥,推动了大会的进程,而李智凡也最终获得了所在会场的“最佳思辨奖”。
在联合国能源机制会议的三名合一代表,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中,也对会议的内容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和交流。在会议中,作为与会代表和驻场记者的三人相互配合,履行了各自的职能,成为最后会议圆满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黄心怡同学还获得了会场的“最佳立场奖”。
值得一提的是,合一学子在这次相对组织更加自由的大会上都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李智凡和张逸晗用哲学的角度思考议题“对老人自杀行为的干预”,阐述了“存在即合理”的意义;崔宇晴和黄心怡发挥了做为联合国机构的特殊效用:突破了自身的职能为会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而葛剑桥作为文字记者,也尝试并成功利用视频采访和现场提问等多媒体多角度的方面强化了媒体角色对会议的积极影响。这些革新,顺应了北大提倡学术,追求创新的本质,也反映了合一学生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天的行程让一行人不仅领略了北大的优质学术,也提高了自身的模联素养。向美丽的燕园作别,合一学子承载着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精力迈向远方,在合肥一中模联发展历史上又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肥一中模联协会:葛剑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