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明德久,天下多争言。”近日,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合肥市第十四届中学生辩论赛中,合肥一中学子奋勇拼搏,在辩论场上展示合一风采,最终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队员王欣彤荣获“最佳辩手”。回忆走来的一路,从刚刚组建到初试锋芒再到站上决赛的舞台,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钟铃、王静、鹿晓旭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参与比赛的合一辩论队成员的不懈努力,每一点付出和努力都换来了最终的成果。
本次辩论队成员分别是来自高二的江苗颖,李忆楠,王欣彤,何承谦,周煜森,钱智轩同学和来自高一的张金浩,宣雨彤,徐子宸,杨玉铭同学。从10月18日合一辩论队正式组建,到22号第一次参加比赛,赛程迅速而又波澜起伏。 一方面是心理的压力,一方面是辩论赛紧凑的节奏,在辩论场上,人的各项能力似乎都在冲刺极限。 合一小将们在场上快速思考,仔细听取对方辩友的陈述,同时保持着良好的体态,用微笑和冷静应对攻击。 娴熟地陈述斟酌已久的例子,抛出一个又一个犀利而完善的观点,以无数反问和排比压住局势,将比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辛苦磨砺成一剑,浩气虹霓起舞处。面对决赛,对阵庐阳中学,面对辩题“竞争和合作我方抽到“竞争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针对辩题,合一辩论队进行了多次合练,对辩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辨析。在经过几场队内训练后,为提高参赛质量,指导老师特地请来了合一校友现在中科大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王欣辰来为参赛同学进行指导,学长针对竞争和合作在赛场上的突破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大家受益匪浅。
比赛前夕,来自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袁晓薇来到了思政中心,为同学们做最后的赛程冲刺,11月的早晨,寒风吹起门外的落叶,门内时不时传来激烈的讨论声。本次比赛关键在于双方对竞争和合作的定义,刘教授从竞争的定义入手,逐步拓展到论证的方法,强调论证重点在竞争优于合作的点,并非竞争胜于合作。袁教授的指导让队员们茅塞顿开,一连又提出多个有价值的论证思路。
比赛当天,阳光和煦。合一小将们踏上通往决赛的舞台。在合肥六中菱湖校区,最后的比赛拉开了帷幕。赛场上,一辩江苗颖同学开篇立论,事例详实,逻辑严密,引起台下阵阵喝彩。随后,二辩何承谦同学针对对方一辩的立论精准的抓住了对方的漏洞,在驳论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我方的观点,三辩王欣彤同学的质辩一语中的,通过对方对“个体”定义不明确提出问题,让对方也不由称奇。在回答对方质询后,最激动人心的自由辩论环节接踵而至。双方你来我往,妙语连珠,声声铿锵落玉盘;唇枪舌剑,句句有的放矢。论点的接抛、论证的攻守,来来去去、目不暇接,纷纷然似流火泻于天际,彩蝶翻飞花丛。双方各为时五分钟的激烈辩论后,四辨张金浩同学代表我方发表了针锋相对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词,此次辩论就此落下帷幕。
辩论是一个磨砺人的过程。在语言的交锋中,我们不断重构着对自我的认知,不断反省自我,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锻炼思维,磨炼自信。一路走来,犯过的错误不计其数,但它们也成为了一颗颗指引我们前行的星星,时刻为我们圈定航向,不致迷航。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合一学子乘风破浪,穿花寻路,踏平坎坷逐长梦;天下抱负,未来主人,勇立潮头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