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字句被誊写,在无名故事的扉页。三行印刷体便可概括的人生,其中无数值得铭记的瞬间我却能说上整晚。曾经摘下的翅膀,终是化作了白鸟,展翅入苍天。
2022年的盛夏,中考失利的我戴着耳机躺在床上,却意外收到了被合肥一中首届杨振宁班录取的消息。带着这种极大反差所致的喜悦,我来到了这所拥有120年悠久历史的学校中最新成立的校区中最新成立的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段明贵老师,长辈的严厉下含藏着的是最真挚而热切的爱;而与他搭班多年的物理王世权老师,同样的幽默风趣与不时的相互调侃为同学们津津乐道;英语封丽丽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解作文,即使家中有两个孩子却依然留到所有人的问题都得到解答后才离开;语文王青老师以课本为根却又不拘泥于课本,所传授的种植知识与做人道理更是超越了应试的意义;化学陈中燕老师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总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生物陈昌园老师认真尽责,坚持传统的板书绘图将看似零散的知识中暗藏的逻辑关系和盘托出。在考场上,每遇到一个问题,脑中弹出的就是他们的声音,与他们点点滴滴每个问题的讨论,他们用三年教给我的一切,给我信心去面对考试乃至更多的未知。
|
在体育、美术和音乐这些一贯被认为是副科的学科,学校也有丰富的活动。校运会到了高三也是正常举办,擅长短跑的我取得了100米第二和200米第三的成绩,又把提前去科大的同学喊回来拿到了4×100米的第六名。踢球的同学也能找到很多,每年都有足球班赛,还有两届杨班组织的杨振宁杯友谊赛,一大遗憾是三年的各项比赛都是亚军。美术老师参照曾经在滨湖校区的模式发动大家在这片新生的建筑中进行涂鸦,我们班在科创中心门口所作的巨型涂鸦包含了数理化生各种元素,将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每天早上和中午到校时间,我们班都允许学生在班里放自己喜欢的歌,歌声中传递的共鸣也能给予大家些许快慰。
|
然而我的高中生活并非如老师口中那些放弃科创A档只为去清北又或高中三年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那样,那些离我太遥远,我完全称不上刻苦,也并非天天不学也能考好的天才。我的成绩在高一高二即使说好听点也是差强人意,当时心心念念要去的科创也是仅仅C档。更何况我身边最好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信息竞赛连续两年银牌,高二就能裸分上科大又拿了A档,或者总在年级前几还有北大优秀营员这样的存在。他们太闪耀,他们比我好上太多太多,我害怕我永远都追不上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我远去。高三的无数个课外活动,我会走进我们种树的小园子,有时带着些作业课本,有时只是漫无目的地散心,他们总会来陪我,躺在草地上谈谈心。冬天的长夜我们会数星星甚至一路跑到操场去追月亮,而春天后的傍晚则只是静静地看看花和草,夏天更长的白昼也伴随着在园子前的经方广场放起风筝甚至踹两脚球。渐渐的我能放平我的心态,能坦然地去听风把我不想知道的那些事情告诉我,能做到“人心粗看,得失淡看,湖光仔细看”。即使总会在幻想中自我否定,却也是亦步亦趋将故事落笔。他们一直在陪伴我,一直在听我倾诉。我这一路喜与悲,又怎会无人了解体会?正是承受过那些苦与痛,才更珍惜我们之间的真心、相知、相通。
|
三月梨花雪,几载开了又败。又是夏风吹过,帷幕落下,喝彩响起,片刻后都沉寂。待这回忆涌起,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光阴让眼前模糊不清。我们心中对这三年高中生活仍留恋,但故事毕竟有终点,最好的惊堂木是时间。当我再次回到瑶海校区,坐回我的园子里,望向天空展翅高飞的白鸟,它正朝着向往的远方飞去。旅途未完,此去千山万水,仍是空白待绘。
合肥一中2025届高三(41班):姜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