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纵览

从合肥一中到中国科大:三位高一学子将在少年班学院续写“杨班故事”

发布日期:2025-07-24 11:40作者:2024级 高一(41)班 田明宇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炎夏捷报至,英才耀一中!合肥一中2024级杨振宁班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高一学生张宸萁、闻海霖凭借超群综合素质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田明宇同学以卓越能力跻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试点班”。三位少年以超越常规学制的耀眼成绩,提前叩开中国顶尖科研殿堂的大门,即将在中国科大续写合肥一中“杨班故事”的新篇章。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2024级杨振宁班,在班主任王先阳老师“严中有爱,导而弗牵”的引领下,班级始终恪守“温雅诚毅,穷理致知”的班训,构建起民主管理与家校共育双轨机制。班级管理规范高效,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向上的班风在年级各项检查中屡获表彰。

合肥一中党委书记封安保参与班级班会课

班级文化布置

过去一学年,班级课堂学习专注高效,课后研讨互助氛围浓厚,学科竞赛表现亮眼,学业发展成果丰硕。在第四十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信息学奥赛斩获安徽赛区一等奖及 CSP-J/S 提高级一等;在第三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1 项。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共有 8 名同学入围科大少年班、创新班选拔,其中 3 人获最高 A 档资格,1 人入选安徽省 “英才计划”,1 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此外,学生在创新作文、英语能力竞赛(含省级一等奖)、地理 / 地球科学奥赛及天文知识竞赛等综合领域也取得了良好成绩。

课后互助研讨

竞赛获奖剪影

在“五育并举”的深耕下,杨班学子于合一沃土丰富的育人活动中粹炼出全面发展之魂:通过军训磨砺意志、国庆班会厚植家国情怀、皖南研学浸润文化根脉,让成长扎根精神沃土;智育不止于课堂,科学岛参观点燃探索热情,将书本知识延伸至科研前沿;体育赛场上,学校足球冠军、篮球亚军的佳绩与跑操一等奖,彰显的是拼搏精神与团队协作;美育里,校歌比赛的嘹亮歌声、元旦联欢会的才艺绽放,让审美与创造力自然生长;还将生活技能、志愿服务与植树实践相结合,在动手实干中理解责任与担当。这种全面培养模式,让拔尖人才的成长不止于学业优异,更在于健全人格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班级活动剪影

回望高一征程,2024级杨振宁班以规范管理立根、卓越学业领航、五育融合铸魂,在民主自治与家校共育的沃土中,绽放拔尖人才的灼灼华彩。作为杨振宁科学精神的鲜活课堂,这里始终回响着先生“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真理箴言,更将合肥一中“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的校训熔铸为行动坐标,让学子既攀登学术险峰,更肩起家国山河。展望新程,杨班必当赓续薪火,以深化五育为楫,为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擎旗创新的时代栋梁。

合肥一中2024级杨振宁班、瑶海校区高一年级部 凤玉


附:学生感言

感恩瑶一,逐梦星辰大海

我是张宸萁,2024级杨班的一员,如今怀着满心的不舍与感激,回首在这一方校园里度过的点滴时光,那些成长的足迹、师恩的润泽,皆如繁星璀璨,镶嵌在我青春的记忆长河之中。

初入瑶一,懵懂青涩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踏入了杨班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天地。这里汇聚着一群志同道合、朝气蓬勃的伙伴,我们一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竞赛的奥秘。课堂上,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课后,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互相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知识冒险。

犹记得班主任王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家长,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成长。您关注着我们的学习和竞赛的方方面面,给予温暖的安慰和明智的建议。您组织的各种班级活动,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欢乐,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是您,用爱与责任,为我们在校园里筑起了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能安心追逐梦想。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优秀的老师们。不会忘记语文孔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英语孙培培老师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课堂,在她的悉心引导下,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在外研杯英语竞赛中荣获省一等奖、物理张益老师对各种题型细致全面的分析,正是在他严谨的指导下,我在物理竞赛中得以突破,最终收获了省一等奖的果实、化学汪结义老师一丝不苟的讲解、生物彭巧玲老师强大而快速地解题方法……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了我求知的火种,为我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助我飞向远方。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同学们。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值得我学习。有秒杀平面几何的数竞大佬,也有刷完难题集萃的物竞大神。现在回想起来,考完试后对题目的讨论、乒乓球台上共同挥洒的汗水、无聊时的彼此打趣,都是那么的亲切。友情,是我一笔珍贵的财富。

感恩瑶一,是您给了我展翅高飞的平台与勇气;感恩老师们,是你们用智慧与爱心点燃我前行的灯塔;感恩同学们,是你们与我携手走过这段难忘的青春岁月。那些在物理竞赛场上的拼搏,在外研杯舞台上的历练,都已成为我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无论未来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我心中最深的眷恋,师恩永远是我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动力。我将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拼搏,不负韶华,为母校增光添彩。

高一(41)班 张宸萁


回忆一中生活

我在合肥一中只念了一年,这短短的时光却给我留下了说不尽的回忆,引得我时时反顾。

一年前,我考取了“杨振宁班”,这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同班同学们都很可爱,我们只用几天就熟识了,想到他们,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几人相视而笑的欢乐场景。我同样感激我的老师们,他们每个人都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又是如此富有仁爱之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们教导着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更使我感知了社会责任,品德得以完善。

在校园里散步使人感到令人愉快的自由,这时我仿佛被灵感充满。一中给各科竞赛充足的空间,配以班主任王老师完全的支持,这是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学校开设了种类齐全的竞赛课程,我们班也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更不必说在操场上或者食堂里一得空闲便潜心研究的学生们了,这多是一幅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美好图画!

现在到了挥别的时候,心中难免怅然。不禁又想起合肥一中的“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这是一句振奋人心的话;祝愿我们都能如校训所言,也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高一(41)班 闻海霖

流年安暖,生活细碎,回忆可贵

即将走入科大的校园,与合一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活成诗行。

初入杨班,心像是被晨雾裹住的花苞,有些怯懦。一来是并行的同学们都刻苦认真,竞争中无形的压力让我些许紧张;二来开学时在准备物竞,一段与同学相伴的时光滑过了;最重要的是,我认为情趣相投的人需要时间磨合,每个人优秀的地方需要慢慢挖掘。

然而,杨班的氛围包容多元,像风穿过松针,拨动心尖。你可以在竞赛下课后互相探讨问题,都会得到耐心细致地解答,甚至可以看到晚自习前同学悬赏的题目;你可以拎个包与朋友在图书馆里自习,也可一起参加百团大战;你可以感受球类比赛的快乐,亦可纵情于研学游的山水之乐。于是,裹着心的雾渐渐散了,也衷心感谢母校提供如此丰富的活动和学习资源。

当然,杨班的同学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还记得高考前朋友精心为我挑选的音乐歌单,送给我的手工礼品,考前微信上的殷殷鼓励,还有在高三教学楼池塘边一起畅想未来的光景。雪落无痕,温暖如玉。

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他们给与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班主任王老师恪尽职守,创建了竞赛讨论小组,让我们在五楼的教室里讨论竞赛题目,督促完成竞赛小组报告,端正我们学习的态度,数学教学清晰易懂,而且也具有挑战性;语文孔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感谢她提供机会让同学们上台演讲,在台上的我愈加自信,甚至有幸能参与一次《烛之武退秦师》的模拟教学。还有周记下面真切感人的批语,是我科创备考时的强心剂,永远铭记孔老师开学的教诲:“生活处处是语文。”;英语孙老师非常耐心细致,时常能见到她下课时与同学们谈心,仍然记得她在办公室听我的演讲,帮我改稿子,教我如何提升口语,模拟问答,悉心指导。敬佩的是考试之后,她会针对每个同学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法;物理张老师,还有我们的物竞老师朱老师和刘老师都会充分地准备竞赛的备课,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并陪着我们一起去外地集训。

仍然记得肖校长的话:你走得多远得看你自己,但合肥一中永远会为合一学子提供广阔的平台。

未踏入合一校门之前,有些恐惧迎接我的是无休止的内卷,但真正踏进这缤纷的校园,我才感受到陈年喜笔下“绕过书本看看人间”。考入科大,是合一故事的终篇,但不是合一精神的终点。我在偌大校园里学到的,绝非止于更勤奋地实现梦想,还有许多伴我终身的能力。

寥寥几百字抒不完我的感恩的心情,加缪写道:“荒谬当道,爱拯救之。”爱同学、爱恩师、爱母校,是我受益一生的课题。

2024级 高一(41)班 田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