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学教育校级协同组组长单位的引领作用,2025年11月20日,合肥一中成功策划并组织了安徽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校级第1协同组系列科学大讲堂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包河区教体局科学教研员方晓磊,围绕“科学教育实验校的使命、路径与实践”作专题分享。协同组各成员校教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索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聚焦使命:深度解读国家战略,明确实验校责任担当
本次讲座系统梳理了科学教育作为“国家战略加法”的顶层设计。方晓磊主任在分享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实验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响应民族复兴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切实的学校实践。他结合包河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的经验,强调基础教育阶段是培育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实验区、实验校肩负着为教育强国筑牢根基的根本使命。
厘清路径:构建五大支柱,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
在实施路径方面,讲座为协同组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施工图”。方晓磊主任系统阐述了以课程建设、师资发展、教学改进、评价改革、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五大支柱,强调学校必须坚守课堂主阵地,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探究式、项目式学习。他还着重介绍了包河区在师资建设上的创新举措,如“靶向引才”吸引顶尖高校毕业生、构建“四阶段研训体系”等,为成员校突破师资瓶颈提供了宝贵参考。
展示实践:分享“五维课堂”与鲜活案例,提供可复制范式
讲座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对区域创新实践的深度分享。方晓磊主任详细介绍了包河区构建的“五维课堂”体系(学科基础、课后服务、校外实践、网络云端、家庭生活),实现了科学教育在时空与资源上的全方位融合。同时,他通过“筑巢引鸟”“小雨农场”等生动的校本项目式学习案例,以及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开发《科技研学合肥》教材等具体措施,直观展示了如何构建校内外协同的科学教育新生态,为各成员校带来了极具操作性的实践启示。
本次讲座是合肥一中作为组长单位,精准赋能协同组教师专业成长的系列举措之一。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科学教育国家战略的理解,更通过分享经实践检验的区域经验,为各校提供了从理念到行动的系统指导,有效提升了协同组整体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
合肥一中科创实验中心吴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