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说明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此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包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但是爱学生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一门艺术。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逐步领略到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情感对情感的呼唤,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十六年的教学生涯和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要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起到灵魂人物的作用,能够在目标上指引学生、在行为上规范学生、在精神上鼓舞学生,在心灵上安抚学生。使学生的一切言行都是出自内心的招引,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无穷的精神力量,这样,好习惯将伴随学生的一生,那么教育也达到了长期的、可持续的、终生的目的。
从开学伊始,我就狠抓学生的规范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所带班级班风纯、学风浓,精神面貌乐观向上,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生在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指引下,全体学生怀着“班衰我耻、班兴我荣”的意识,团结奋进,谦和友爱,亲如一家。
一、 把责任义务分给学生,把威信留给自己。
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班集体的主人。在进行班集体建设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期初,通过竞选产生班干部。班干部轮流值周,通过课内外督查记录,每天晚自习最后5分钟向全班同学汇报当天情况,并请班主任在班级日志上签好字。全体学生分成12个值日小组轮流值日,卫生区域分片到人。而作为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赏罚分明,所以学生对班主任的信服力也与日俱增。
二. 把能力目标教给学生,把微笑留给自己。
从现在的就业形势看,要找到称心满意的工作并适应社会,不仅要有一定的学识和相应的文凭,更重要的是要有出色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我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方法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如 (一)全班每天统一时间练硬笔书法20分钟,一人一帖,先读帖后临帖,并在一学期举行两次钢笔字比赛,出好相应的展示栏,选出"闪亮之星"。(二)班级开设课外书籍专柜,由每位同学贡献至少一本书充实这个专柜,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阅读,提高了阅读面与交际能力。(三)平时小考实行无人监考,自习课实现真正的“自”习,教室里全体学生就是管理者,管理对象就是自己。这对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竞赛活动。学生人人参加“才艺展示”,提高了自信心,活跃了班级气氛,锻炼了表演能力;这学期我们高二(33)的辩论队在学校科技节中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班的校运会获得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我班同学参加全国地理知识竞赛一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二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我班2位同学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一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班级还开展了地理画图比赛、元旦晚会、班级间足球、篮球赛等活动。
三. 把自尊自信还给学生,把爱心留给自己。
我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单纯的被领导者、被支配者和服从者,其实学生也是有意识、有情感、有自尊的主体,他们有和成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好恶爱憎。我对待学生,做到了关心尊重。让学生做事总是"请''字先行。当学生犯了错、违了规,我决不会劈头盖脑一顿臭骂,而是温和细心地询问缘由,耐心深入地做好思想工作,真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心灵上解决问题。我很少当众批评学生,以免让自尊敏感的学生颜面扫地而产生逆反心理。
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点罗列出来,我将其补充后让学生帖于文具盒中,让学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欣赏,自信满满地投身学习和生活。“我能行”也是学生常常自我激励的口号,开学第一个班会课,我就开展了“我们都是优秀的孩子”主题班会,处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
四. 把仁爱之心传给学生,把温馨留给班级。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非常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适应性强,好奇心大,可塑性令人吃惊。为了给这样的学生施以正确的影响,我总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体贴学生的爱心,让爱浸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我每天早晨一进教室,就细心观察学生的脸色,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谁没来,谁有心事,我都心中有底,细查实干,予以解决。
上课或巡课,我总是不忘轻拍坐姿不正的学生的后背,提醒他们注意保护脊柱,保持正常体形。有的学生学生家境贫寒,我会设法为其争取减负和补助,并不时帮其缴纳一部分费用。我坚持一学期找每一位学生谈心两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沐浴高尚而心灵纯净,感受关爱而和善快乐,他们也学会了友爱互助、学会了关心体贴,学会了乐于奉献,班级的温馨让他们喜不自胜,以班为家。
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形成,班管工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马晓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