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生是班级的一份子,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角”。为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称号,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其注重班级情况和校内外情况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所有的工作激情都寄托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上,潜心治学,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班级民主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一个班级不可能全部是好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是差生,它必有好中差之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的做法是:
1. 宽爱后进生。每位后进生都有很多可爱的长处。他们每天上学,即使什么都听不懂,却还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天天一节课一节课的坐着,这是何等的毅力?他们参加考试屡考屡败,这是何等顽强的抗挫折能力?他们如此劳累、如此艰难、却很少有人同情、理解,还常常受到批评指责。即使这样,学生们吃过饭,还能一步步的朝着这个自己从来没有成功、还不断有人讽刺挖苦自己的学校走来。见了我们的面,他们常常还憨憨的笑笑,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我想,如果我们每位班主任每位教师都能意识到这点,多给点关怀、希望,我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会更加完善些呢!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是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 严爱优等生。对这类学生,我从来不宠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如我班张静同学,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始终是同学的榜样。可有一次月考,考历史时,有个空答案怎么也记不起来。他就想翻书抄。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并说明了我为什么对他小题大做的原因,使他认识到了错误。从此不光是考试严格要求自己,其他方面也同样严于律己。
3.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的镜子,是班集体的中间力量。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于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我班的郭奥鑫,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寝室里我发现不了的问题他都跟我反映,从而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我经常在班里说,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孩子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我班同学杨裕婷学习成绩不太好,可是我从来没歧视他,主动去发现她的进步,帮她查漏补缺,鼓励她上进。因此她很努力,想提高学习成绩。她说:“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我才能对得起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班主任要想很好的开展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想什么,嘴里想说什么,生活学习有什么困难等情况。“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也是用于班级管理,我们惟有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让他们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贴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促膝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感到班主任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消除他们对你的戒备心理,解除心理上的隔阂。这样,他们才会向你讲真话、诉衷情。遇到问题才会及时的与你沟通汇报。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我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作用外,还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为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班级,少犯错误,我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努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平时,老师要思想端正,生活习惯良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
四、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此时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就经常注意换位思考,学生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学生思想出轨时,我基本上都是予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批一通,更不会有过激的行为。这样我所带的学生都能做到主动承认改正错误,并能加以严格的要求自己。
五、要严爱结合
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这都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考虑。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在给予他们爱时,要根据他们的家庭情况而喻、我们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我们班级的每位同学都承认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他们都没有责怪我,有的还要求我对他们更加严格些。我想这与我们的感情联系有很大关系吧。作为班主任,我很注意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用宽容和感谢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引导他们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和自己的幸福。
六、表扬鼓励,培养良好的班风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鼓励,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很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全班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现象。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激励同学注意个人形象,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整体向上的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就能逐渐形成。
七、家校互动是家长和教师的桥梁
家长评论学校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认可你、反感你,他都会到处替你宣传,弘扬和损害学校声誉的也是他。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家长信任你,即便有时你的工作有些失误,他也可能谅解你。
八、让学生管理班级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有一种手段,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的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觉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我们班除了十位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每天有值日班长负责考核,天天一小结,周周一总结,月月一评比,因此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材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九、要做到“四勤”
一个班级,班主任要做到“手勤、脚勤、嘴勤、眼勤”。“手勤”就是在校园里的每个地方见到废纸要主动捡起,作为学生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入班级同学中去,到学生的家里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还要勤”就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求班主任做到:“手勤、脚勤、嘴勤、眼勤”。
十、排忧解难,体贴入微
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学生之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而学生又总是有意避开班主任,不向班主任反映情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细心观察,看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困难,就要及时帮他排忧解难。特别是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更应及时疏导。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善于调和引导,既要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又要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使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切记不问青红皂白、严加指责,这样不但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会使学生相互伤怨,甚至感到班主任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使双方矛盾激化,产生不良后果。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想,只要我们班主任真正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份民主,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的未来是辉煌的,学生们就一定能打好基础,学有所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