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 引领教育发展”大讨论征稿选登(八)

发布日期:2010-12-31 00:00作者:合肥一中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寄宿生德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合肥一中生活部  梁磊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方局长在《更新教育观念 引领教育发展》一文中给我们明确地指出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

学校德育渗透于学生生活世界之中,在担任合肥一中生活辅导老师期间,我认真学习领会了文章精神,并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努力探索实践,做到德育教育生活化。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没有生活的德育是死德育。德育只有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才能契入学生的认识,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号召人人要争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应培养年青一代成为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 陶先生这些话深刻地揭示出教育过程就是起引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共同合作创造过程。

2010年新生入学教育时期,我与学生合作创新,在楼层里创设了学生三尺讲台,营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刚升入高二的学长团成员也圆了一回老师梦。学长团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全过程是具有合肥一中特色的同伴互助的教育方式,在2010年新生军训期间,学长团入住各楼层,服务新生入学军训和协助楼层生活老师工作。经过中考的洗礼,踏入一中校门的这批幸运儿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的,他们既对崭新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同时又对蓦然而至的寄宿制生活显得手足无促。在第一天晚上的新生入学课上,我向各位新加入合肥一中大家庭的学子们致欢迎辞,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他们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取得的累累硕果、为学生发展搭建的广阔平台和寄宿制生活要点,打消了他们的紧张感。第二天中午我找到楼层的三名学长团成员与他们商议在楼层开辟公共讲台,让他们发挥与新生同龄具有共同语言的优势,为新生上课,当一回楼层小教师。学长团成员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我们一起议定了如何度过高中适应期,入学分班的流程、班级特色以及到高二的分班方法,模拟联合国协会、篮球社、足球社、机器人代表队等各社团的招募时间和活动,学生会招新等主题的新生们感兴趣的课程。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努力为学长团搜集各种需要的资料,上课时组织学生听课、维护课堂秩序。三名学长团成员刚从高一年级走过,看到新生时就象又看到了一年前入学军训时的自己一样,他们热情高涨,配合默契,三名成员俨然建立一个备课小组,精心准备每个课程,对着镜子不停练习表情,还让其他成员指出自己的不足,在楼层大厅的三尺讲坛上每天晚上由一名学长主讲,其他两名成员配合、拿一些图片,资料等做展示。尽管每天晚上军训后都大家都很疲惫,尽管每晚的课程只有20多分钟,但是每个学长团成员都着装整齐,声音高亢,吐字清晰,新生们都踊跃参与,座无虚席,积极提问,课后还缠者学长不停地问这问那,楼层晚间小课堂活动收到热烈反响,取得了圆满成功。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他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他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说,近世所提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我们可以下一个定义:学生自治是学生团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在楼层的管理实践上,我注重突出和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他就不会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和消极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行为规范,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道德教育要培养真正的道德人,就必须把学生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

合肥一中一直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在2010年新生入学后已经相互熟悉的第三个星期,我召集楼层所有学生开会,根据班级把学生寝室分组,每个班级两组,一组四个寝室,每组选举一个楼层长助理,同一班级的两组进行年终评比产生楼层长。每个学生投票选举自己心目的理想人选,根据唱票的结果决定当选者。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参与,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选票(小纸条)郑重交到我手上,唱票后发现有两名学生票数一样,我让他们二人协商解决。由于选举的楼层干部在学生中都很有威信,为后来开展楼层活动和学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寝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选举活动结束后,学生真的认识到他们是他们这个家庭的主人,几名楼层长助理主动找我一起商议美化寝室、装扮家园的事,我大力支持,与他们一起商议了在楼道上共同打造伟人走廊绿色长廊。学生们买来了各个时期杰出人物的名人名言挂画,每个寝室一张,作为自己寝室的形象代言人;绿色植物的确定学生们争议许久,最后选择了号称室内加湿器的凤尾竹,每个寝室一盆,作为室花。我给每个名人名言挂画和室花上了编号,在楼道里统一布置,统一摆放,每个寝室都有我的地盘。楼道美化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楼层的一分子,先前乱仍饮料瓶、包装纸等现象不见了,每个寝室都推出了一名护花使者,每天下课后在楼道追逐打闹的现象消失了,同学们拿着杯子给花浇水,交流养化心得,精心呵护自己的室花。楼道布置突出个性,寝室美化则要张显个性了。每个室员都行动起来,动手装扮自己的小窝。有的寝室在墙壁上挂着充满古典韵味的中国书法字画,书香弥漫;有的寝室在天花板上贴上银河系壁纸,各个室员位置配上航天飞船,宇宙探秘等图文,营造了神秘氛围,原来四名学生志趣相投,同是航模发烧友:有的寝室在天花板上画上巨大的中国象棋棋盘,每个室员在自己蚊帐架上挂了车、帅、炮、马的棋子,棋子寓意,博弈人生。通过装扮寝室学生们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当我经过一个寝室,室员都争先恐后地夸耀自己的寝室是最好的。我组织优秀的寝室参加了学校的亮寝室风貌,展青春风采美化寝室比赛,受到评了委老师的一致肯定。在楼层管理实践中我还创立了流动红旗制度,实现管理常规化,制度化。各个寝室每周根据内务、美化、纪律综合评比,由学生们评选出一个小组文明寝室,我亲自将文明寝室奖旗挂在寝室门口,期末根据各寝室夺红旗的次数评选出校级文明寝室。同学们都很珍爱文明红旗的荣誉,获奖室员自觉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从而促进楼层风气的健康发展。

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与现代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和方局长的更新教育观念,引领教育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我将不断求索实践,为一中寄宿生的人文管理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