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

发布日期:2011-07-01 00:00作者:合肥一中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高中和初中是中学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不论是教学内容的深难度,还是教学方式的差异;不论是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还是学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初中到高中的跨度都很大。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上高中的同学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特别是必修一的内容,许多同学认为即使把教材上的内容看会了,一到应用时、做题时就不会了。到了高三时学生因此从高中的角度如何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使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是地理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精心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渗透到教学中。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的衔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变学生对地理的看法

 初中地理由于只是会考科目,因此在学生的心中是一门副科”,在教学上多数学校也不重视上课时老师把主要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在教材上画一,课下背一背就可以了。在会考临时突击会考一结束就把教材扔到一边,等到上高中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高一学生对地理的看法,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高二还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二、充分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或者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其次,研究新课标初中教材的变化,明确学习的目标。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较大版本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调整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 知己知彼,并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为复习的重点。如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知识的掌握较薄弱,学生不知道怎么看图在读图时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在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而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我在讲地球运动时,我把初中的有关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通过用地球仪演示及板图画出来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在讲述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学生就容易理解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