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制定班级目标、建设班集体、组织班级活动、优化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文化、整合班级教育力量和进行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就组成了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
班主 任的 特殊 操作 系统 |
{ |
|
{ |
班集体建设 |
教育目标 |
班级活动 | |||
教育实施 |
班级管理 | |||
教育评价 |
班级文化 | |||
|
班级教育合力 |
二、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的5个子系统
(一)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1、什么是班集体?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并形成共同的舆论和班风的精神共同体。
2、为什么要建设班集体?
“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集体是个人的教师。”
3、怎样建设班集体?
(1)确立班级共同目标,激发上进心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们的教育不是缺少理论的灌输,而是缺少打动人心的故事。历史就是人类成长的故事,而教育就是通过讲述人类的故事来启发、引导孩子成长。
如果一个人上进心迸发出来,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2)强化集体观念,维护集体荣誉
集体因为有了你而光荣,同伴因为有了你而幸福。
人一旦被赋予了责任,就马上注意约束自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3)建立班机组织机构,明确服务意识
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要强化这种服务意识,以抵制我国一直以来盛行的官本位思想。
当干部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任何学生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4)制定班级规范,实施自主管理
班级规范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具体表现为班级的规章制度。
班级规范的制定,不是为了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要想引导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
(5)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班集体建设的目的是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第一,只要我们愿意为他另起一行。
给学生以希望,就是将他们领上了幸福之路!
只有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6)形成优良的班风,培养关怀精神
班风是指班级的精神风貌,它是全班师生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气,它通过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表现出来。班风是班级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级的性格和气质,代表着班级的形象。
“敬、劲、竞、净、精、进”六字班风
班集体建设的4个关键词:
1、关爱:爱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纽带。我们要用深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去温暖他们的心田,使他们感受到有一个温馨的家。
2、民主: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个个都是班级的主人,在班集体中没有配角。让学生学会过民主的生活,就会大大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3、平等:每一个人都受到他人的尊重,都享有和别人同等的权利。学生虽有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但作为人,他们是平等的。尊重学生平等的权利,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是形成班集体的重要前提。
4、自主: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成年后他们才会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如同身体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养料一样,心灵的成长也需要丰富的营养,而各种实践活动正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1、班级活动的意义
人类的潜能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加以开发,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符合人的发展特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
2、组织班级活动的要求
(1)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学生良好的素质是主体在积极活动状态下不断生成的。
(2)贴近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组织班级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从而取得活动的最佳效果。
(3)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只有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不断强化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教育影响,才有可能按照预期目标形成某一品质。
(4)重视实践,让学生有动手机会
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活动中,迸发出了最大的参与热情、最强的创新能力和最坚韧的意志力。
(5)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创新教育活动来培养。只有创新的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功能
一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优化班级管理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原则,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管理,处处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学生,你教别人什么,你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你向学生说什么,先想想自己愿听不愿听。”
(2)民主化原则
民主化原则要求班主任尊重并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管理。
一般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只有学生都不能做的事,班主任才去做。
(3)情感性原则
所谓情感性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渗透情感性,使学生动心动情,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批评有不同的颜色,关键是我们如何调配好批评的色彩,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育。
(4)自主性原则
“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人们常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真正学会了自己自主管理,便进入了这个最高境界。
(四)营造高尚和谐的班级文化
1、班级文化的影响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2、班级文化的建设
(1)营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班级物质文化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充满美感的班级物质文化,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受到强烈的感染,仿佛在接受精神的洗礼,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它使班级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制度文化
人性化的班级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基本需求,应当体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尊重。因此,班级制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来确定,这样的制度由于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充满着活力。
(3)培植高尚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聪明的班主任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通过集体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用集体来影响每位学生。
(五)形成协调一致的班级教育力量
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将班级教育的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将各种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整合成方向一致、要求统一、时空衔接、作用互补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