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成立于1941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大学、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为财政部六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她的历史非常悠久,教授语种全国最多。她层次齐全,本硕博教学均有 21个院系、65个科研中心。截至2016年3月,86个本科专业,72个语种(预计在2020年达到90个),其中65个非通用语,包含30个全国唯一学科点,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
截至2016年3月,北外共有教师1262人。其中有681人为专任教,361人为教授与副教授 99人为博士生导师,361人为硕士生导师,外国教授158人。
作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特点的一流大学,北外的特色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她的合作成果有:
1、承办遍布亚欧美17国、地区的全球22所海外孔子学院;
2、与全球83国家和地区的330所大学与教育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等;
3、每年派遣大批在校生去海外交流交换学习。在校生全校交换比例50%,非通用语90%以上获得出国交流机会,部分班级全班100%去对象国交流交换。
4、每年聘请150多位专家学者讲学。从1944年到现在,北外共从79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外国专家达4000人,是我国聘请外国专家最多的高校。
专业介绍:
1、北外拥有外语专业、13个非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以及翻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各有各的特色。
外语专业的成立时间非常早,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外语学科专业积淀深厚,师资队伍齐整,拥有非常成熟外语教学传统与经验。
非外语专业的培养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强大,就业优势非常明显。非外语专业培养目标为国内最强英语背景的经济管理、法学、新闻等专门人才。非外语专业的同学既保持了北外的外语特色(获得仅有外语类院校才能获得的英语专八考试机会等),又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2、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学校一直坚持稳定规模确保质量的优秀生源结构,每一届招生数目都控制在1300人左右,从来不扩招,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学校有一支名师辈出星火相传的教授队伍,具有国内领先的外语教学模式,严格要求,精细训练,小班教学(每个班24人),生师比121。北外的教学为国内本科教育优良的典范。
拿笔者所在的阿拉伯学院举例。阿拉伯学院大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级大概20人左右(对,我们年级就是只招四十来人)。学院的硬件条件非常好,装潢十分精致、暖气、中央空调、电子设备及会议室、舞蹈教室、国会厅(因为装潢精美经常被外交部用来举办活动)等一应俱全,笔者甚至认为这儿已经可以用豪华无比这个词形容了……副院长是笔者隔壁班的班主任,请来的外教是叙利亚著名作家。院里经常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笔者在此短短两个月,就已见识到了诸多外交官的风采和文学界名流的风骨(北岛、阿多尼斯等)。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在课下也会通过微信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如果你在某个问题上有所困惑,你可以通过微信向老师提问,老师绝对是有问必回,而且回复的速度和认真程度还是相当棒的。
北外还拥有不断改革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她通过将外语技能课程从日常生活型向文化和国情转变、增加国别文化和国情课程来构建外语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帮学生拓宽本科通识教育。当今时代,只学习语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北外在保证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还开设了大量文化、外交、经济等课程并举办大量大型交流活动,给学生以国际化、多元化视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及批判性思维。
北外具有独具特色和全国引领以及有示范作用的教材建设。很多外语学院外语专业教材用的都是由北外编写的,并且北外吸纳了绝大部分语言学大家(开山祖师级别那种,如西语董燕生;英语王佐良、薄冰等)任教,这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独一无二的。
北外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外语专业的高年级增设对象国文化及其他的专业倾向课程,外语专业同时设置复合型专业课程,还创办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专业 推进辅修双学位制度来保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北外拥有主辅修双学位政策。所有专业都可以辅修另外的专业。非英语外语类专业可辅修英语、外语类可辅修经济、管理、法学等双学位。非外语专业可以选英语或者复合型专业法学等辅修。非外语专业的同学不能辅修非通用语,但是可以选修它们。
北外具有独具特色的打造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她加强英语教学,所有专业本科生都可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她将新增的外语语种与专业选修课或者第二、第三外语选修课或者相邻国家语种向全校的学生开放选修,着重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
她一直在践行外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北外一直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导师制模块学分制,引导学生快速发展。共有9个外语院系的267名学生进入外语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从16年开始,北外增加了一系列本科教学改革新举措,她开办了新生研讨课。在大一入学一开始,通过导师直接引导,着力培养知识积累、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将这些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转专业政策开始实行,但是转专业的标准非常严苛。从15级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申请转专业的同学需要同时满足转出院系专业的调节要求以及转入院系的调节要求才可以申请转出。
16年北外开始实行国际小学期。她邀请来自英美德10多个国家的29个国际一流专家开设暑期课程,涵盖历史学、政治学、美学、公共关系和传播学等这些本校没有的学科,对学生发展大有裨益。
北外在学生成长过程当中有非常完善的助学金体制,帮助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无经济负担完成学业。
北外的就业情况被概括为“三高、一强、一广”。
三高:一次性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程度高、就业层次高
一强:就业竞争力强
一广:就业领域分布很广
两个统计:标准排名研究院薪酬排行榜 前10名
爱拼网就业竞争力排名第3,前面两位为清华、北大。
在校生拥有丰富实践机会,北外拥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当绿咖啡厅、拾光书店、UI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心等创业机构,在国内高校创业创新中非常被看好
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深造之路分为国内和国外。境外深造占比约23,国内占比13 。
直接就业的同学将进入国家部委(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等)以及各个领域所有涉外部门如央企国企、大中型企业涉外部门等。
其中,外交部在北外设置大二遴选考核项目,遴选成功后可直接签约,毕业后直接进入外交部工作。
硬件设施(来自2015级阿拉伯学院阿拉伯语系学长)
北外的硬件设施建设,可以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八个字来概括。我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具体的陈列,就从我学生体验的角度来简单说说吧。
首先是建筑。北外分成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没比合一大多少,也就差不多两倍。西院的大红门是北外的地标门,还有刚刚建好的翠瓦红砖的看起来就很高大上的综合楼,很多院系的教室、外研书店、对外开放的授课班都分布其中。除此之外,西院主要分布着教职工宿舍、部分留学生宿舍、很多外语研究机构以及著名的外研社,人气不是很旺。东院则是学生老师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进门就是古老的主楼,两翼则分布着同样古老的7栋宿舍楼,一直延伸到学校的最东部。这7栋宿舍楼外观就很有年代感,一直没拆除更新是因为这些楼当年都是梁思成先生亲手设计建造的,有着颇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加上去年刚刚完工的面积巨大的“公主楼”,8栋宿舍楼里住着北外所有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其中只有2栋半是男生楼,本校傲人的男女比例可见一斑。主楼两侧是对称的“晨读园”与“暮思园”,穿过主楼就上了传说中的“情人大道”,大道两侧首先罗列着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然后是各大活动的举办地的文化广场与千人礼堂,千人礼堂对面是号称拥有全北京最好大学游泳馆的体育馆,全年恒温,因为据说地下有温泉。体育馆东侧是北外著名的人工景观“小碧池”,同学们没事都喜欢坐在池边谈谈情弹弹琴洗洗脚(误)啥的。
小碧池夜景
小碧池对面是我最喜欢的建筑物——图书馆。北外图书馆的外墙上镂空雕刻82种语言的“图书馆”,特别厉害是不是!图书馆内侧回环式的楼梯与窗明几净的环境与国际水平的装修与各种智能设备简直是我心目中的标准图书馆。
图书馆实拍
图书馆东侧,是阿联酋扎耶德王储捐资建造的阿语楼,大金顶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独树一帜。外墙一色黄色长砖的,是留学生们与中文系同学们上课的中文楼及其对面的逸夫楼。再往前,就是约饭约电影时常用的集合地小东门了。以上为北外的主要建筑群。
阿语楼实拍(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
下面说说日常生活所用。Wi-Fi是校园全覆盖,虽然有些地方很难连上,但有些地方网速快到没朋友,比如阿语楼和食堂。宿舍虽然很小,但年年翻新,空调暖气网线接口一应俱全,住起来还是挺方便。而令人眼红的8号楼宿舍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你有幸被分进去了,简直是北外骄子一样的存在,可惜男生们都没有机会。教室里的配置都很齐全,连最破旧的主楼的教室,投影仪与触屏电脑都少不了,更不用说奢华的西院综合楼了,在走廊里拍照都会让人误以为是摄影棚。图书馆刚刚介绍过了,一个挑不出毛病的地方,除了占座不好占以外。食堂算是个槽点多的地方,有的窗口不是很实惠,但也是能找到钱少吃得饱的好去处,况且味道还不错,主要是全校几千号人都一起涌向食堂有些拥挤,期待扩建。学校里的棠棣小卖部与地下超市是大家购买日常用品、打字复印,办证刻章(误)的地方,大体上可以满足学习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了,西院还有全年需要提前预定的北外宾馆、北外ktv和一些披萨店小酒吧啥的,没事去坐坐氛围还不错。学校里还有一些学生经营的咖啡店和北外周边店,除了价格贵一些,服务与货品都是挺让人满意的。篮球架室外的有八个全场,爱好篮球的同学们不用担心没场,我就没见过爆满的情况过。体育馆里还有健身房,天热的时候大家凭一卡通也可以去馆里游个泳顺便洗个澡。
总之,大体上来说北外的硬件建设还是不错的。
P.S.北外每年都会在寒暑假开展大规模的校舍翻新工程来保持校园设施的先进一流,也因此被称为“北京永建大学”(Beijing Forever Structuring University)
生活方面(来自2015级亚非学院柬埔寨语系学姐,校学生会权益部)
生活嘛,从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来说
衣...学校附近有衣服店,也可以去西单中关村那种大商场买衣服。
说说食吧,不是很喜欢吃食堂。不过也只能经常吃食堂(因为穷)。食堂菜品还是挺多的,贵的便宜的都有,我一般都在地1和三层吃。外面的话,后街基本吃遍了。烤鱼烤肉烧烤清真都有,比如巫山烤鱼,如果持有学生证还会打7.8折。附近有一家金家汤饭,是朝鲜族人开的,是很地道的韩国料理。聚点串吧不是很贵,但是味道很重,时不时会去几次,都是学生消费吧。再有就是外卖啦,外卖还是非常方便的,饿了吗、美团、百度等都可以。我为此还买了饿了吗的会员,半小时也就到楼下了,外卖简直是懒人必备。
住:北外一共有8栋宿舍楼。8号楼是最大的,5、7第二大,剩下的小到报警……不过小宿舍温暖、大宿舍宽敞。不过大宿舍打扫起来也麻烦,所以各有各的长短处吧。
行:北外地处三环以里,交通还是挺方便的。离魏公村地铁站几分钟路程,公交车站也不少,我就经常去中关村那边,地铁两站就到了。从魏公村到海淀黄庄票价3块,看看电影吃吃饭什么的还是很不错的。
学习:北外的学术环境还是挺好的。牛逼的专业很多,牛逼的老师更多。虽然学校很小,但是图书馆大啊,而且图书馆好看啊。虽然自习区不太够(因为大家都太爱学习了)。北外有时还可以免vpn上fb、油管啥的,学习资料还是很多的。早上能看到不少人晨读,周末的早上也能看到许多守着图书馆开门的学生们。
工作方面,北外的团委、学生会还有许多社团都能锻炼人的能力,社团也挺丰富的。爱乐啊古协啊一堆一堆的还是很吸引人的。学生会有11个部门,每年会举办许多活动。十大歌星、新生风采大赛、权益周、寝室风采大赛还有各种学习工作的讲座、美食节目也非常锻炼人、能让人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自身在校生活体验(来自2014级亚非学院土耳其语系学长,已通过遴选进入外交部)
作者刚活到20,大三,某小语种在读。
大一时,有人是在对各种社团,各种球队倾尽心力,学习点到为止中度过的。刚经受完高考的压力,觉得自己不能再当书呆子,再因为不参加球队而少了小学老师骂过你欠缺的集体荣誉感,一心沉迷社会工作,参加各种球队。在北外,较为丰富的社团活动让自己忙到飞起,忙到忘记了学习,把专业课老师大一大二打基础的苦口婆心扔到一边,心里想着我这破语种也不指望拿本专业就业,不发展副业毕业了滚回家蹲着吗难道,一边熬夜写策划,做海报,一边专业课考试前突击。但是小语种不是突击考过就算完,持续的练习,才能让大二大三公派留学时不抓瞎,不啥也不会只会笑跟比划。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比如我,实行4个一政策,一个社团,一支球队,一直学习,始终如一。这样在各方面达到一种平衡,雨露均沾,可能各项无法专精却也能让自己复合型起来。其实第一个例子,或有夸张,在我们学校这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每个人都能兼顾多样,在意识到忙不开交时,也都会有所取舍。这就来到了大二。
可以说,大二是一个分水岭,有的人继续在社团风生水起,有的人专心学习与世无争,有的人留在球队挥洒汗水,有的人出国留学好不潇洒。这时,大家变得有目标起来,尽管只是暂时的,但还是要比大一来得更稳定。学习难度上升,强度增大,也让大一入门时那种随便学学就能考的不错的侥幸荡然无存。我退了社团,留在球队,好好学习,通过外交部遴选,期间也出国留学一个月,因安全问题被撤侨。多事之秋,却也收获颇多
大三是收获的季节,社团方面领导层更新换代,学习方面出现口译笔译这种上一节掉若干根头发的课,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变多,有的人出国回来了,带着洋气抑或怨念,有的人正要出国,满心期待抑或依依不舍。有人说,北外就是,大一大二上半年把你们聚在一起,让彼此擦出火花,大二下半年大三再一桶水浇灭,四散在世界各地让距离增加隔阂。大三也是最迷茫的时候,大一就算游离却也有路可走,大二在路上加入狂奔,大三就因为北京雾霾太大找不到路了。就业的找实习,大二通过外交部遴选的找乐子,出国读研的找中介,国内读研的找门路,但是,不出一个月,有的也会被同学带跑,被家人要求,自愿或非自愿的另择它路。没办法,大家都刚20,没办法拨开迷雾看未来,用走一步看一步安慰自己,只要不误入歧途,失败的摸索也是进步。
大四,不定型就真来不及了,不然怎么延续我们学校高就业率的传统呢。总体来说,三年学没少学,玩没少玩,工作没少做,只是书没读够,不管怎样读书都应是大学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啊。
给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只是提供一个前车之鉴,若是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进入社会前最后的象牙塔里,不论精彩尽兴,还是波澜不惊,都能在毕业时无怨无悔。
“同学们,唯有不改初心、不忘来路、不乱方向者,才能走向学业的巅峰。今天既是你们步入大学校园的开学典礼,也是开启大学生涯的誓师大会。请怀揣孩童时珍藏的外语梦在这里起航吧!当那份珍藏启封时,希望你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静静的感受尘封时光的感动。那时的你,一定会觉得自己强大了起来。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彭龙
于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