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下午,合肥一中第五届德育展示课(心理专场)在合肥一中阳光心理中心开展。
第一节是陈园园老师上的《滚蛋吧!拖延君》。陈老师先通过一幅暴走漫画引出主题,并引起了同学的共鸣,随后通过一个小测试,让同学们了解到自己的拖延程度大概处于一个什么范围。然后,陈老师给了同学们4个情景,请每个组的同学各选一个情景进行表演,同学们用浮夸的演技将情景中的内容再现了出来。针对情景剧中出现的拖延问题,陈老师介绍了一些方法:利用棉花糖效应、选择正确的放松方式、别破罐子破摔。最后,陈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战胜拖延,不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自控力,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节课是朱晓丽老师上的《心海拾贝——沟通的奥秘》。朱老师首先用一个小游戏导入“沟通”的主题,随后通过提前拍摄的几段微视频向同学们阐释了增进沟通的奥秘:直接说出来;学会同理心,换位思考;面带微笑;心存善意,从爱出发。然后,朱老师又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沟通中的经验,有的同学表示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情绪,有的同学表示在与人沟通中尽量不夹带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有的同学表示忍让要有度。最后,朱老师通过一段视频结尾,祝愿同学们以后能够更加善于沟通,彼此能够相亲相爱。
展示课结束后,几位专家和嘉宾进行了点评。
省教科院心理研究室陈启刚主任首先谈及了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对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对两位老师课程的点评中,陈主任认为陈老师的课,选题很好,切中教育,同时针对课程中情景表演时间过长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对于朱老师的课,陈主任认为她每一段视频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非常好,而最后的结尾也很提升正能量,同时陈主任也建议朱老师可以在每个视频后交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淮南市教育局德育科李韦遴科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科长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活跃的、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效果的完整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李科长认为,一要适度突破价值中立,二要完全服务学生成长,三要牢记遵从心理规律。
合肥八中年级部主任方立立老师认为朱老师课程的选题非常好,提到八中的一项调查显示人际沟通是学生的第一大困惑。北城中学校长助理许超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提出了几点建议:陈老师课程的教学目标既然是掌握克服拖延的方法,那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介绍对应措施的时候更加具体;课程中提到的诸如棉花糖实验等视频最好可以提前准备;朱老师课程最后的驾驭和掌控力应当再提高;如果课程中需要同学分组,那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个组名,加强学生对自身小组的认同感;最好能够在课程中引入同伴教育。
在四位专家和嘉宾的精彩点评后,合肥一中第五届德育展示课(心理专场)圆满结束。
合肥一中心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