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学有所得,无愧于心——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参赛感悟(一)

发布日期:2022-06-22 18:38作者:高二32班:章鲁阅读:字体【  

地球上的一切,总是令我无比好奇。冰川如何砍削出壮美雄奇的峡湾?地下水如何以一点一滴造就神秘奇特的溶洞?五彩斑斓的岩石是什么样的自然伟力所铸成?从小看着《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纪录片长大的我,在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吸引的同时,心里也一直存在着“十万个为什么”。

寻找答案的机会终于来了!

2021年1月底,期末考试刚考完,我们地理汪敬华老师来到班级宣传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我自然加入到班级四十多个报名者的行列。

3月份,学校组织了校内选拔考试,我顺利通过了。地理组许传宝老师将我们高一高二近百名预赛参赛者召集到一起,和孙文、吴燕等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并邀请了中科大、安师大的教授来为我们讲解什么是宇宙大尺度结构、什么是洋壳的生命周期……我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但仍然努力尝试着去接受、去理解。对知识的渴求,对进步的追寻,这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根源。我渴望投入理论的海洋,去探寻科学的结晶。我相信总会收获新的认知与见解,来解答我心中曾经的疑惑!

怀着这种期待,每周日下午的培训课我都坚持了下来,尝试着解读那些晦涩的知识,融入自身的理解,渐渐地竟有些开窍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我对《地球科学导论》等专著的反复研读。这本百看不厌的《导论》,牵起了我在理论的浩瀚海洋中扑腾的手,带领我翻越恐惧的礁石,去寻觅真知的珍珠。平日下课时,我也会捧起书本与讲义,和同学们一起研讨。经过一个月的刻苦攻关,我对地球科学的认知由浅入深,也开始对省赛充满期待。

终于,省赛在4月24日如期举行。考试时,我沉着冷静、反复斟酌,最后郑重落笔,从容交卷。

5月10日那个晴朗的下午,我到达班级立即被如潮水般的欢呼声包围。“章鲁巨佬!”“地科省一!”惊喜之余,我颇疑惑地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大笑道:“合一广场的大屏上有!”我吃了一惊,火速冲下楼,一路狂奔到行政楼前。只见大屏上赫然写着“热烈祝贺合肥一中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预赛中获一等奖14人……高一26班谈龙方、高二16班程欣瑶、高一27班章鲁进入省队参加全国决赛(省队共9人)”的大字。我呆立在那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此时离决赛仅剩下三周时间,许老师立即把入围的三人召集起来单独培训。《导论》已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按老师的建议火速买了《普通地质学》、《大气科学》、《今日天文》等书籍。这些多为大学教材,专业术语太多,晦涩难懂,但我们既有学习的热情,又有为学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都拼了命去研读,尽全力为五月底的国赛做准备。

5月16日,学校组织了一场野外实地考察。许老师请来我校优秀校友、南大博士、安师大的吴立教授带领我们去巢湖北山进行地质考察,那里有完整的志留纪至三叠纪的岩层。在高耸的山崖下,我们顶着强劲的风,冒着滂沱大雨,面对泥泞的道路一往无前,搬石头,扛木板,努力让自己的脚不深陷进去;在巨石坡上跳跃,造成一场有惊无险小小的“山体滑坡”;没带工具,大家就徒手挖化石,常常与石头下受惊的蜈蚣不期而遇……每个人衣服浸湿了又被风干,手上布满擦痕也毫不在意,脚趾间粘满泥水却浑然不觉……

这次地质考察中,吴教授的讲解热情洋溢,学术造诣深厚,不仅使我们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教会了我们严谨治学、躬行实践的学术精神。这就是科学工作者的面貌!敢闯敢试、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虽然过程充满苦痛与危险,但依然鼓足干劲去迎接惊喜,去创造可能。

当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买好车票,准备28号去浙江诸暨参加国赛时,六安、肥西突发疫情,我们临时接到通知无法去参赛。可以选择线上答题,野外考察缺考;也可以保留决赛名额,明年直升国赛。选择前者大家只能获得铜奖,选择后者却有冲击金牌的可能!我们仨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加深对地科知识的理解。决赛呼唤着我,催促着我,不要懈怠,保持热爱。于是我坚持研读《普通地质学》、《大气科学》,从中发掘出许多未曾留意的知识,生发出的惊喜又推动我继续探索……这一年里,新的知识得到了吸收,旧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球科学的无穷魅力,重新认识并深入了解这颗蔚蓝色星球,学习她,理解她,热爱她,保护她。书籍翻了一遍又一遍,我也越发觉得,自己已不断接近决赛选手的水平了。

2022年5月11日,决赛通知终于下发了,247名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中的选手们因疫情原因将一起进行线上考试。许老师提到今年部分省区入选决赛的选手水平很高,我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忐忑。

5月21日,决赛正式开始了。在全天四个半小时的比拼中,我沉着应对,潜**考,尽管仍有不会的题,但总体上发挥稳定,无愧于心。

5月26日,竞赛结果被公布在官网上。金奖,第31名。我做到了!我超越了不久前让我心生胆怯的选手们,我更超越了曾经的自己。我想感谢给予我帮助与鼓励的许传宝老师、汪敬华老师、吴立教授以及其他指导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让我树立起信心,坚持走下去;我还想感谢参与竞赛的所有选手们,你们不仅给予了我动力,更推动了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我更想感谢合肥一中,它敞开求知的大门,指引着我们扶摇直上;我还想感谢自己那颗想要追寻答案好奇的心,它驱动着我奔赴未知的世界,不断探索,不断突破。

作为未来的主人,我们更应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去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守护心中的热爱,多一份探索未知的勇气!

(合肥一中高二32班: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