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共聚一室,共研教学——记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一年级第一次数学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2-09-19 10:53作者:高一年级:徐晚珍/图文来源: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一年级阅读:字体【  

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公开课能够为新手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22年9月15日下午,陈银科老师在高一2班开展了公开课——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参与此次公开课的有高一年级部的诸敏主任、白云波副主任、姚凯峰副主任以及高一数学组的教师。

首先,陈老师旁征博引,从语文、物理、生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还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存在于不同的学科当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本节数学内容的兴趣。

其次,陈老师回顾了初中的知识并介绍本节课的第一个概念——命题,同时通过判断例题的真假引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在介绍概念之后,还利用练习题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充分条件何必要条件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后,陈老师对例题进行了深化拓展,指出:判定定理给出的都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性质定理给出的都是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有同学指出除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还有充分不必要条件与必要不充分条件等,对此,陈老师也利用例题给出了相关的说明。

最后,陈老师回顾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思路方法,并进一步从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后,数学组教师对陈银科老师此次的公开课教学进行评课。在陈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框架与教学思路之后,数学组的张道喜老师、刘斌老师、徐楠老师等对这公开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本节课的整体性很强,涉及方面广泛,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思考、练习机会。

同时,他们也给出了如下的建议:作为公开课,尤其要注意细节,例如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那么其他几种条件可调整至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当中;提问的语句应为“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吗?”。在教学当中可以用更多的例子来让学生复述熟悉“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语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在解释充分性与必要性时可以先举例再进行说明,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集合与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来发现。

最后,诸敏主任对本次的公开课进行了总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要规范,板书的内容不在多,而在精;教师的语言也要规范,避免使用口头语;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要清晰;在讲解的时候多让学生自己举例,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

教研活动是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与评价,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一年级:徐晚珍/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