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登高峰,砥砺前行谱华章。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4月23日上午,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化学组迎来了督导专家组,在行园一楼录播教室共同评课、论课,研讨教学关键问题,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参加本次督导会议的专家有合肥一中特级教师徐静、合肥一中化学学科主任余志学、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三年级部主任张典俊和合肥一中滨湖校区督导专家倪向前,上课展示的老师有罗莉萍老师、俞乃茜老师、刘楠楠老师和马福祥老师,其它化学组成员全体参与会议。
首先,俞乃茜老师展示了以化学反应的限度和条件控制为主题的习题课。针对课前对学生作业情况的深度调研,展示学生的错误答案,选取典型例题,结合概念知识进行讲解,并合理选取素材,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做中学习,练中成长”。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俞老师还注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思路方法的提升,凝练总结了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技巧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平衡的图像及简单计算,针对每个方法选取展示了同学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高频错点,让学生针对性地对点提升,实现了很好的习题课教学效果。
接着,罗莉萍老师展示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图像分析》专题复习课。罗老师的课堂首先通过一道经典的例题引导学生注意在解决这类图像分析的思路方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通过丰富的同类习题拓展深化,总结出“三步法”突破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图像,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并补充适当难度的跟踪训练,让学生通过刚刚获得的思路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相信通过罗老师的这堂课,学生们对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图像分析问题了然于胸,能够快速作答。
然后,马福祥老师展示了《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专题复习课。马老师的课堂首先创设了燃煤烟气需要脱硫脱硝的真实学科情境,然后形成对污染物的两种处理思路——防护与治理,并引导学生利用价类二维思想,设计治理SO2的方法。从类别角度,让学生基于已经学习过的方法进行改进,多角度地认识到该方法的优缺点。基于优缺点,进一步提供其它试剂让学生进一步改进、选择。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使学生能从成本、原料、速率和设备等角度对化工生产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建立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模型。从价态角度,抽查学生对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掌握,并结合习题综合分析,深化学生的能力。最后提问如何在脱硫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脱硝,引导学生利用价类二维图提出脱硫脱硝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分析真实工业中遇到的问题,落实本专题的能力与素养目标。
最后,刘楠楠老师带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专题复习课。刘老师的课堂分为化学反应与热能和化学反应与电能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针对知识概念设置小专题。在化学反应与热能部分,刘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和易错点进行回顾复习,然后选取学生作业中的易错题和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对有关图像、键能和结构的计算进行了重点的说明;化学反应与电能部分,刘老师注重思维导图对整合学科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析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合理选取素材,扩展练习,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地解构习题,很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总的来说,四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各有侧重和特点,突显了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化学组精耕教学,创研成长的特色,并展现出了合肥一中教师的风范。督导展示课结束后,化学组全体成员与督导专家一同在行园一楼录播教室共同研讨教学,会议由学科主任余志学主持。
首先倪向前老师针对如何上好一堂习题课作了精准指导,指出每位老师对习题课的理解不同,站位不同,学情不同,因此习题课很难有规律可循。但是评价一堂习题课的好坏就在于学生反馈的效果,因此在习题课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时刻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指出了俞老师、刘老师课堂中存在的语速和节奏问题,强调要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在教学细节方面,倪老师指出了马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忽略了个别选项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指出习题要“物尽其用”,针对每个选项都可以进行扩展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把握重难点。
接着,徐静老师对几节课出现的共性问题作出了总结。首先,在课堂知识的专业化上,对于增加固体的量而不改变反应速率,一定是建立在不改变接触面积的条件上才能实现;要避免讨论在一些情况下的正逆反应发生的同时性问题;注意溶解过程并不一定都是物理过程等等。其次,在课堂管理方面,徐老师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徐老师指出课堂管理是教师上课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管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将课上所涉及的内容备熟,而将课堂的精力重点放在关注学生上。在复习课上要多注重对学生的抽查提问,调动课堂氛围,对训练作出限时的要求,并针对学生作出个性化地反馈评价。
然后张典俊主任对几节复习课也进行了评价。张主任指出各位老师在本次的复习课展示中都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是注重学情的调查,有的是注重讲义的预设,有的是注重课程的复习……,都很好地体现了习题课所具有的针对性特征。张主任还指出习题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从听课到做题的差距,并且结合自己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经验讨论高一、高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绝对化”的描述,以防止学生在高三综合题目中产生疑惑。另外,张主任还提供了很多复习课中的策略,比如收集不同错误类型学生名单,针对性进行提问,注重结合作业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提升等。
最后余主任针对几节课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余主任强调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理解并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地还是要自己总结反思,消化理解,并落实改正。接着余主任总结了四点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领教师的成长:要关注学生的笔记情况。余主任通过课后学生调研,发现不少学生的笔记存在缺漏、错误等问题。因此建议教师应当时常要翻看学生的笔记,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教师应当认真研究习题课中如何掌握课堂、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以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研究好如何上好一堂习题课、复习课;③要加强对教学细节的把握,要认识清楚化学教学中的规范问题,要将课堂的细节做到位;要对学科知识进行专业化的提升,以提升自己作为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理论到实践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生产实际,真正地将化学知识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督导专家的专业化指导,每位老师都收获颇丰,认识到自己优缺点,并对专家的指导建议感受深刻,要尽快落实和践行!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打造自己的精彩课堂!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化学组:马福祥、吕保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