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聚焦历史记忆与民族复兴——记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4-09-04 16:27作者:张蓓蓓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4年9月3日下午,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公开课展示和单元微专题讲座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分别是李青老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张蓓蓓老师关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伟大的复兴”专题的深入研讲。

公开课展示:李青老师《别了,“不列颠尼亚”》

随着下午两点的钟声响起,教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先,李青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在座的师生呈现了一堂有广度有深度的公开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李老师围绕“该篇课文为何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这一主线任务,有序设计三个活动题。李老师从新闻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积极的合作探究等形式展示了本文的叙述特点,又从语言的角度和标题的对比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感受了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年沧桑后终于迎来香港回归的激动与自豪。课堂上,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参与,氛围热烈而有序,展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风貌。

微专题研讲:张蓓蓓老师谈“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随后,语文组所有老师聚集教研活动室,进入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二项内容。张蓓蓓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伟大的复兴”专题研讲。

张老师首先强调本单元所选文本体裁的特殊性,并提倡老师们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层面思考新闻体裁教学的角度、维度和力度。接着张老师从“单元研习目标与情境”“单元任务与活动”“单元研习过程”和“单元设计反思”四个方面,结合具体课文,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她强调,作为语文教师,既要立足教材,从文本出发教会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做好教考融合的教学准备,也要挖掘教材,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引导他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还要学会反思,进行积极的语文建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最后,张老师观照语文学科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专题研习的“任务明确清晰、活动有效具体”等实操要求。

勤研才能善教。张老师以高屋建瓴的视野、提纲挈领的方案和行之有效的设计为老师们明确了“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单元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打开了本单元的教学思路。

对标评课:智慧碰撞,共促成长

在听完张老师的理论讲解后,教研组长何小江老师宣布开始对标评课。在此过程中,高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李青老师的课堂表现,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张大伟老师表示李老师的教学抓住了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的要点完整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尹德余老师指出李老师教学目标集中,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及本课情感表达的内敛与热烈。黄云老师表明李老师活动安排有层次,课堂处理有特色,同时也提出了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明晰与方法的引导,从而对接高考。总之,大家纷纷表示,李老师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重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当然,老师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期待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优化,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总结:展望未来,携手前行

本次教研活动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高二语文教研组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未来,教研组将继续秉持“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理念,秉承合肥一中“勤研善教,启智育人”的教风,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人才贡献力量。

开学第一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合肥一中高二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一步。

 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语文组 蔡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