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合肥一中高二年级于本周举办了一场以“礼让三分,巷宽六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并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讨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美德。
班会伊始,班主任老师以清朝张廷玉与邻居叶侍郎的故事为引,讲述了两家因争夺一块地方而争执,最终张廷玉的母亲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也退让三尺,共同创造了“六尺巷”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礼让的力量,也启发了他们对和谐邻里关系的思考。
随后,班会进入了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礼让”、“礼让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学生表示,礼让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在校园生活中,礼让可以体现在排队、借物、讨论问题等多个方面。
班会中,还特别强调了语言暴力的危害。通过引用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的观点,学生们意识到即使是日常的谈话方式,也可能成为暴力的源头。班会通过视频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们认识到语言暴力对个人心理和情感的伤害,以及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技巧来改善人际关系。
此外,班会还涉及了与朋友、异性、家人和老师等不同对象的相处之道。通过具体的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运用礼让和非暴力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教师寄语环节为本次班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老师们鼓励学生们将班会所学的礼让精神和非暴力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善意和尊重去对待每一个人,让校园成为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本次“礼让三分,巷宽六尺”主题班会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传统美德的认识,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慧。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学子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将礼让的精神发扬光大,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年级级部 梁慧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