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智慧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师生带来全新的教与学体验。为落实智慧课堂的深入应用,合肥市第一中学携手科大讯飞开展了首届智慧课堂应用技能大赛,2024年12月18号,合肥一中化学组智慧课堂的决赛如期在滨湖校区举行,比赛展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开启了征途。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维度,全面考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决赛现场邀请了合肥一中化学学科主任余志学老师、特级教师李友银老师、北城中学王东录书记、滨湖高三倪向前老师、瑶海高一汪结义主任担任评委。
决赛参赛选手来自合肥一中三个校区的七个教研组分别是曹付娟,周肖肖,甘露,徐玉锦,刘晓燕,俞乃茜,尹梦茹,本次比赛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授课内容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这些青年教师们犹如新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满怀激情与智慧,以满腔的热情和创新精神,熟练驾驭着先进的智慧教学设备和软件,将原本可能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巧妙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
此次比赛创意迭起、惊喜不断,以“智慧”为心、育人为魂,比赛不仅促进了“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化,更让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教育的精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的课堂离不开有趣的化学实验,老师们利用利用智能白板和多媒体设备,将原子的微观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学科大概念;通过精彩的演示实验并同屏直播精彩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师们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设计出更多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采用随机点人、抢答、讨论、拍照上传等智慧手段推动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根据回答情况给予点赞表扬,活跃了课堂气氛并增加了互动手段。
教师们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准有效;也有教师在课前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精准把握学情,有的放矢。
比赛结束后,专家评论打分环节随即开始,专家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参照评分标准,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公平公正的分析和评价。
智慧课堂比赛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充分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通过比赛,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技术不再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智慧课堂通过整合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智慧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学习和创造。智慧课堂通过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互动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七节课的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处理课堂上“恶搞”现象的应变能力;进一步加强师生开展实验的安全意识,如实验时佩戴护目镜和手套;年轻教师需要积极听课,抓住学习的机会等。
技术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智慧课堂比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美好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课堂将成为合肥一中教育集团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一吕旭东、 瑶海校区高一陈慧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