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下午,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物理教研组迎来了新学期的首次常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舞台,共有包括全体物理教师和教育实习生在内的20余人参与。
活动伊始,青年教师周志琴为高一80班的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公开课。她以自制的开口矿泉水瓶为道具,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系绳水瓶旋转实验”,当水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开口向下通过最高点时却滴水不漏,这一神奇现象瞬间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课堂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随后,周老师结合火车转弯、汽车转弯及过桥等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圆周运动的原理,并利用视频动画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接下来是集体评课论课环节,全体物理教师对周老师的这堂课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周老师的教学设计贴近日常生活,逻辑清晰,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尤其擅长用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刘存有组长建议可以在课程中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蔡胜国校长则强调了情境链设计的重要性,认为它能有效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并提议增加一些让学生自主构建物理模型的机会,以提高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提炼物理知识的能力。
最后,陈江秀老师以《平抛运动与曲线方程之极值求解》为题进行了说题展示,她结合近年来各省高考真题,分析了如何运用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数、求导等数学工具求解物理问题的极值。这一环节不仅让青年教师们领略到了高考命题的趋势和解题技巧,更为他们提供了教学上的新思路和方法。蔡校长在总结时指出,全国卷对于这类考点的考察趋势日益明显,数学方法与物理方法求解此类问题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要求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让参与者受益匪浅,更在青年教师心中种下了成长的种子。通过观摩、交流和反思,青年教师们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对未来教学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物理教研组将继续致力于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公开课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教研组也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魅力。
撰稿人:物理组 钱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