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学子在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表现优异,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出色的思辨能力和自信的舞台表现,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充分展现了合一学子风采和学校育人理念。
其中,艾新翊萱、方逸欣两位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全国二等奖!徐明琦同学荣获全国三等奖! 12位同学荣获安徽省一等奖! 5位同学荣获安徽省二等奖! 5位同学荣获安徽省三等奖!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是入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名单、面向全国高中学生举办的公益赛事。大赛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理念,设置了主线清晰、内容多元的赛事体系,突出学术权威性与活动丰富性,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热爱学习、勇于挑战、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本届大赛紧密围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深度融合,初赛为试卷测试;地区复赛是以“成人(Complete Man)”为主题的定题演讲;地区决赛则是以“切磋琢磨”为主题的命题演讲。
合肥一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平台。本次“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各地共有130万名选手报名参赛,竞争异常激烈。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学子在本次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外语教学方面的雄厚实力和丰硕成果。相信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学子在未来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获奖学生的感悟心得和经验分享:
高一93班艾新翊萱(全国二等奖)
首次接触英文演讲,我紧张又满怀憧憬。撰写之初,我深感迷茫,不知从何下手。然而,通过不懈的资料查询与头脑风暴,我逐渐挖掘出有趣且与主题紧密契合的论点。在反复修改与进阶的过程中,我摒弃了从头学习演讲稿的结构,从文章骨架到每个词语的选择,都倾注了丰富情感。这一过程中,我因面临诸多挑战而动摇过,是张梅老师的及时鼓励与悉心指导让我备受鼓舞。她不仅为我明确论题方向,还提供了宝贵建议,使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此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英文演讲的魅力,也重新点燃了我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我期望未来能更加熟练地使用英语,让这份热爱与时俱增。
高一85班方逸欣(全国二等奖)
站在演讲台的瞬间,内心充满喜悦与兴奋。烂熟于心的演讲稿每句话都凝结成璀璨的星群,最终汇聚成获奖证书上的字字句句 。感谢合肥一中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星幕,也感谢闵玥老师的倾力指导。让追逐语言星光的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星座。当然,称心如意的比赛结果更离不开自己精心雕琢与用心付出,每个熬夜准备的夜晚都在为久旱逢甘霖积蓄力量。突然懂得,真正的演讲不是为了征服听众,而是让每个字都成为夜空中的星,不必追问谁在仰望,只需确信他们照亮过某片未知的海域。
高一87班徐明琦(全国三等奖)
这次比赛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自信地展示自己。从演讲主题的选定到演讲稿的雕琢,从语音语调到肢体语言,每一次的修改和练习都见证着我的成长。这次获奖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我深知自己还有不足,未来会继续努力提升英语水平,为国际化竞争做好准备。感谢陶老师和何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给予的一切!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努力,在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高一87班刘晨雪(省一等奖)
在这次大赛中,我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语言与思想的深刻理解。比赛让我明白,语言是文明的基因密码,从苏格拉底的追问到敦煌文书的多元书写,语言跨越时空,连接着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它让我懂得,演讲是思想的破茧之舞,从古罗马的雄辩到现代的思辨表达,每一次发声都是思想的飞跃。更重要的是,作为青年,我们是语言的摆渡者,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这份荣誉提醒我,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舞台上的展示,更在于为世界搭建沟通的桥梁。感谢外研社杯,让我在语言的探索中成长,也感谢陶老师的专业指导,让我在思想的表达中更加坚定。
高一85班曹光佑(省一等奖)
比赛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更是成长与蜕变。准备过程中每一次练习与纠正都成为我成长的基石,比赛时竞争对手们的表现更是激励我不断突破,让我明白,比赛的意义在于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此次体验让我深知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还是传递思想与情感的桥梁。未来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英语能力,用更流利的表达和更深刻的思考去传递正能量。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共创辉煌!
高一73班周祖仪(省一等奖)
备赛时,海量的词汇背诵、复杂的语法剖析,反复打磨的口语表达,还有棘手的现场提问,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从地区赛到省赛,一次次的拼搏让我不断的实现自我突破和快速提升! 我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是您的鼓励与信任,让我有勇气踏上这个舞台。同样感谢父母的默默支持,给予我温暖与力量。当然,也感谢努力的自己,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这份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用英语打开更广阔的世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高一73班况与程(省一等奖)
备赛的一个多月,与其说是冲刺奖项的过程,不如说是一场自我的革新与成长。当我以“切磋琢磨”为主题演讲时,仿佛看见千年匠人俯身雕玉的场景与此刻的自己在时光长河里交叠——真正的成长,正是这样不断打磨自我的过程。我的方法是拆解任务:先收集典型事例,建立案例库;再用碎片时间背诵台词、练习节奏,请汤忠凡老师完善稿子;最后攻克最畏惧的即兴问答,不断自我练习。这次经历让我总结出三点心得:把大目标拆成小模块;用录音录像复盘;主动请教老师。这份荣誉背后,是一个多月的修改稿和无数练习。比起结果,我更珍惜这段教会我“如何学习”的旅程。
附获奖名单:
奖项 |
姓名 |
指导教师 |
初中毕业学校 |
全国二等奖 |
艾新翊萱 |
张梅 |
科大附中 |
全国二等奖 |
方逸欣 |
闵玥 |
五十中西校 |
全国三等奖 |
徐明琦 |
陶馨怡 |
五十中东望江校区 |
省一等奖 |
况与程 |
汤忠凡 |
五十中天鹅湖校区 |
省一等奖 |
高正喆 |
李磊 |
四十六中 |
省一等奖 |
曹光佑 |
闵玥 |
三十八中东校 |
省一等奖 |
张予彤 |
张梅 |
四十六中 |
省一等奖 |
李子一 |
张梅 |
四十六中 |
省一等奖 |
周祖仪 |
汤忠凡 |
合肥五十中西校 |
省一等奖 |
臧一帆 |
方菲菲 |
四十五中森林城校区 |
省一等奖 |
刘晨雪 |
陶馨怡 |
滨湖寿春中学 |
省一等奖 |
谢逸凡 |
王翠霞 |
三十八中东校 |
省二等奖 |
王沐夏 |
王翠霞 |
四十六中 |
省二等奖 |
姚熠帆 |
王翠霞 |
望湖中学 |
省二等奖 |
钟宇晟 |
李磊 |
行知学校 |
省二等奖 |
解家铭 |
张怡然 |
合肥师范学院附属西安路学校 |
省二等奖 |
邵涵韵 |
王婷 |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 |
省三等奖 |
姜思颖 |
陶馨怡 |
合肥滨湖寿春中学 |
省三等奖 |
余梓源 |
李磊 |
四十五中森林城校区 |
省三等奖 |
万艺彤 |
闵玥 |
四十二中 |
省三等奖 |
王雨馨 |
王翠霞 |
庐阳中学 |
省三等奖 |
杜彦谚 |
王翠霞 |
四十八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