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公开教学展风采 一课一研促成长——记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语文组《窦娥冤》公开课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18 10:25作者:王钧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3月5日下午,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语文组教研活动围绕“一课一研”以《窦娥冤》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讨活动。此次公开课由王钧老师执教,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导入,巧妙地将学生们带入了关汉卿笔下的悲剧世界。

  

王钧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窦娥冤》这部古典戏剧的精髓。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文概括情节,接着通过“追寻价值,分析悲剧形象”的任务,深入剖析悲剧形象。在“溯源毁灭,挖掘悲剧根源”环节探讨悲剧根源,最后,通过“关注结局,探究悲剧艺术效果”的任务,学生们对作品的悲剧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课堂上,王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对悲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课后,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评课研讨。语文组特级老师孔华对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以鲁迅的名言导入,既贴合主题又富有深度,四个任务的设计环环相扣,既注重文本细读,又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乔波老师特别提到,王钧在分析悲剧形象时,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命运。高一语文组组长张蕾芳老师认为,此次公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课堂容量大,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导学案中三个主问题、两张表格的设计独具匠心,为学生预习课文提供了有效支架,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她鼓励大家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多深入课本钻研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当然,组内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时间分配需优化,在分析悲剧根源和探究艺术效果两个环节上,时间略显仓促,学生未能充分展开讨论;情感共鸣引导不足,作为一部悲剧作品,《窦娥冤》的情感张力未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建议通过角色扮演或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后,瑶海校区高一年级部主任汪结义来到语文组会议室,对青年教师的备课、听课、上课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他首先肯定了全体语文老师入校以来的付出以及取得的成绩。随后,围绕“新学期新目标”,希望青年教师从对待学生、对于自身两方面确立新的目标。汪结义强调青年教师要注重教学基本功的锤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他从教学管一体化、规范纪律意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方听课、导师制和特色活动等方面建议青年教师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汪主任的讲话为青年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大家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语文组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瑶海校区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年级部语文组: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