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数字赋能 ·科创育人——《AIGC让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校本课程阶段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5-04-17 10:52作者:合肥一中技术组 孙莹莹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课题驱动:以研究引领实践,探索科创育人新路径 《AIGC让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是我校信息技术组基于“数字赋能背景下高中科创活动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课题开展的重点校本课程之一。课程聚焦当前人工智能生成技术(AIGC)热点,面向高一学生开展创新性选修教学,旨在通过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与创造潜能,为课题提供扎实的实践样本与真实数据支撑。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课题组持续开展教学设计优化、学情观察、过程访谈等教研活动,形成了“以生为本、以创促学”的教学范式,也初步构建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数字化实践路径。

学以致用:学生成果频出,项目驱动成效显著 在本轮课程实施中,学生们充分发挥AIGC工具的表达力与创意性,产出一批富有科技感与人文关怀的短视频和程序类作品。

其中,陈思诺、陈雅诺、许筱倩、赵晟博、欧沈佳璇、魏宇露、张子娴等同学的视频作品融合多模态创作,内容主题鲜明、表达个性突出。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高一(20)班王晋鹏、王全,高一(17)班仇自强,高一(15)班王奕凡四位同学,基于Deepseek平台自主构建AI程序与游戏交互模型,初显“编程智能体”的雏形。他们的表现让我们对“下一位王兴兴”的出现充满期待,也为课题研究中“数字工具激发创新潜力”提供了鲜活样本。详细作品信息可扫码查看,也可以点击下方直达链接:

https://umu.cn/course/?groupId=7012639&sKey=d737

组织保障:战略部署与领导支持并进 课程的有序推进,得益于学校“技术赋能教育”战略背景下的顶层规划与资源整合。在校领导班子的系统引领下,信息技术组在高二年级率先开设常规技术类选修课程,开创了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内此类课程的先河。

课题组也在过程中系统采集了学生反馈、作品数据与教师访谈,为后续课题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依据。我们将继续秉持“用技术赋能更多学生,让思维开花结果”的初心,推动课程成果从教学走向科研,从课堂走向竞赛与转化。

路径创新:构建“教学—实践—传承”闭环生态 作为课题中“构建高中科创课程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该课程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闭环育人模式:

教学引导:课程采用“真实问题+AI工具”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技术实践:学生通过图像生成、视频剪辑、代码开发等多元实践,自主探索学习路径;

成果转化:优秀作品转化为比赛项目,进入省市科技赛事体系;

经验传承:老生带新生,形成“技术社群”氛围,促进校内持续发展。·

这一模式也成为课题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样本。

阶段成果:拓展素养边界,形成多维创新成果 作为我校首批人工智能类选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已在课题引领下取得多项阶段性突破:

✅ 跨学科融合:与数学、物理等课程实现联动,提升学生模型思维与应用素养;

✅ 育人机制:初步建立“课程—项目—赛事”三位一体联动机制;

✅ 数据沉淀:已汇总课程过程数据、成果样本与问卷调研,为课题后续研究提供支撑。·

结语:以课促研,以研促改,助力学生走向星辰大海 这不仅是一门课程的汇报,更是一次教育实践与科研探索的双向奔赴。在AIGC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用代码与创意回应未来,教师用教学与研究拓展边界。

在学校战略部署的引领下,信息技术组将继续深耕课题研究,完善课程体系,服务更多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持续推进“数字赋能下的高中科创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