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解码绣球调蓝里的化学奥秘——记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园艺校本课绽放智慧课堂新样态

发布日期:2025-04-17 10:50作者: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英语组张梅 汤忠凡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在4月9日温馨而充满活力的下午,合肥一中淝河校区的化学实验室里,一场以绣球调蓝为载体的园艺实践课,正在智慧教育的沃土中孕育出别样的生长力量。这场以“科技赋能生态,劳动孕育成长”为主题的园艺校本课程,将理论知识与户外实践深度融合,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中探索生命奥秘,在科技助力下培养科学思维,展现了学校以创新思维赋能素质教育的探索成果。

课程伊始,来自93班的郜洪川同学化身"植物小导师",用PPT揭开绣球花变色的科学面纱。“大家知道吗?绣球花色的蓝紫渐变,其实是土壤酸碱度的天然指示剂。”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男生在讲台前从容讲解着关于绣球调蓝的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室里,同学们或托腮沉思,或低头记录,手中的平板不时闪烁,电子笔记功能正将知识要点转化为可视化思维导图。

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学生们以分组形式领取校园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张梅老师示范着pH试纸的标准使用方法:“取土样、加水搅拌、浸润试纸,每个步骤都要像对待艺术品般精细。”当试纸在土壤悬浊液中晕染出蓝色时,同学立刻用平板抓拍,高像素的镜头精准还原了试纸的渐变层次。

紧接着,同学们来到花园进行绣球调蓝的实践。“同学们注意控制硫酸亚铁的浓度配比,不同品种的绣球对土壤酸碱度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张梅老师手持园艺铲,边示范边讲解。在她身旁的实践区,六组学生分工协作。随着一株株粉色花苞的绣球根部被施入蓝色调节剂,这场“色彩魔法”的实践教学渐入佳境。除此之外,同学们分成小组给花园花草做养护,施肥的同学们弯着腰埋肥料,打药的同学们背着喷雾器穿梭,有的同学们拎着花洒细心地浇水,有的同学们用线将喜好攀登的铁线莲等花卉绑在了柱子上以供它们更好地生长,还有的同学们拿起学习机将花的生长状态用学习机的镜头记录下来,将获得的照片同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以供分享交流。

夕阳为校园披上金纱时,同学们仍在热烈讨论着绣球花的渐变机制。他们手中的平板里,存储的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影像,更是智慧教育时代的学习新范式——当科技工具与劳动实践相遇,当数据思维与生命教育共鸣,传统的园艺课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育人能量。这种教育创新,恰似绣球花的色彩魔术,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绽放新的可能。

文: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英语组汤忠凡

图: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英语组张梅、汤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