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的科研素养,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实践,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2025年4月9日上午,合肥一中地理组联合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一场以“中学地理教学论文写作策略与实践”为主题的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王玉龙所长主持,特邀包河区洪成旗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省地理学科带头人洪成旗老师担任主讲,以“作者的视角”切入,系统解析教学论文写作的痛点与突破路径,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指导。
活动伊始,洪成旗老师抛出论文写作的“灵魂三问”——“要不要写?写什么?怎么写?”针对“要不要写”,他结合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指出:“论文写作不仅是职称晋升、荣誉评审的‘刚需’,更是教师沉淀教学智慧、实现专业蜕变的必由之路。”他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真正的教育者一定是反思者”,强调写作是对教学实践的凝练升华,是“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跨越的关键桥梁”。
围绕“写什么”这一核心议题,洪成旗老师以自身教研成果为蓝本,展开多维度解析。首先从选题视角系统梳理七大来源——教学实践总结、课堂观察反思、试题作业评析、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深度研读、教育热点追踪、课题研究提炼,并结合《智慧课堂的“智慧”密码》《高考试题视阈下高中地理课程的二次开发》等文章,生动诠释“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其次介绍选题原则,提出“四性”纲领——必要性:聚焦教育热点与教学痛点;可行性:立足自身优势与兴趣领域;实践性:扎根课堂真实情境;创新性:突破传统视角,探索新领域。最后提到选题策略:以“三点”:热点、特点、微点为突破口,通过“五维”框架:理论思考、课例展示、经验交流、成果推广、命题评价构建选题矩阵,辅以“森林课堂”“高考试题二次开发”等鲜活案例,展现选题的广度与深度。
针对“怎么写”的实操难题,洪成旗老师以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为纲,拆解写作全流程:需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有充实典型的论据,有恰当科学的论证过程和方法,并介绍了论文结构和写作流程。
活动尾声,洪成旗老师以“名师成长密码”收束全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研而不写必浅,写而不研必虚。”他寄语青年教师:“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每一节课都是田野调查,每一份作业都是研究数据,每一次反思都是学术火花。”参会教师深受触动,高一地理组程老师感慨:“洪老师的分享既有高站位引领,又有接地气的‘工具箱’,让我们意识到教研写作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藏在日常教学的细节里。”
本次教研活动是合肥一中深化“教学研一体化”改革的生动缩影,也为区域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未来,学校将持续依托名师工作室资源,推动教研成果向教学生产力转化,助力地理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图/文 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地理教研组汪怡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