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合肥一中滨湖、瑶海、淝河三校区联合召开语文学科督导反馈会。合肥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吴英明出席会议,与特邀督导专家全国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桦老师、合肥七中语文组学科主任刘孝峰老师共同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助力教师发展”主题展开研讨,共话语文教育新方向,共绘教学质量提升蓝图。
会议伊始,合肥一中语文学科主任王青致欢迎辞,强调三校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号召全体教师以开放姿态共促学科进步。办公室孙华主任进一步指出,此次会议是三校区语文教学资源共享、经验互通的重要契机,期待通过深度交流凝聚共识,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后,杨桦老师围绕“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展开深度分享。她提出应以“学有楷模、教有方向”为引领,鼓励教师以名师为标杆,立足教材追溯经典,强化文本研读能力;以“学生为本、共同发展”为导向,倡导尊重学生差异的“分层教学”实践,兼顾分数与素养双提升;同时立足“数字时代”背景,强调在技术浪潮中坚守语文本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感悟文化底蕴,让传统经典焕发新生。杨桦老师特别指出,青年教师需以课题研究驱动教学创新,并期望青年语文教师通过深耕经典阅读、品味文字妙用,扎实锤炼两项基本功。
会议下半场,刘孝峰老师以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为切入点,带来题为《“题”破书山深有意,“卷”开学海似无心》的专题讲座。他系统提出命题“三明三定三磨”法则,强调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文本分析的核心根基,教师需从“明文体、明题型、明逻辑”出发,夯实学生学科思维基础;面对新高考“小切口”命题趋势,应紧扣“定材料、定题目、定答案”原则,注重选材的严谨性、设题的科学性及答案的规范性,避免开放性题目过度泛化;同时,命题需以“磨学情、磨全卷、磨细节”为落脚点,结合教学阶段特点与学生实际水平设计梯度,统筹试卷整体协调性,并以2024年合肥一模命题为例,剖析如何通过精准打磨细节提升命题质量。刘老师通过理论与实例的深度结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从命题策略到实操落地的系统指导,助力高考备考提质增效。
会议尾声,吴英明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强调,语文教育者需以终身学习应对时代挑战,关注高考改革、人工智能等变量,践行“以生为本”核心理念。她呼吁教师将学习、实践与反思深度融合,在动态中形成独特教育风格——以“变”顺应教育趋势,借力技术赋能教学;以“不变”锚定育人初心,坚守语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会议最后,王青老师总结致辞,感谢专家倾囊相授,并号召全体教师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在三校区联动中深化教学改革。此次会议不仅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成长方向,更通过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策略分享,为合肥一中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三校区将继续携手,以专业与智慧书写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图/文 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高一语文组 陈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