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春日阳光跃进校园,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一(20)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主题为“挫而不折,破茧成蝶——逆商教育”。班会由实习老师吴欣雨、索欣钰精心设计,吴老师主讲,班主任宁彩霞老师指导,旨在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析、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逆商的重要性,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乐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游戏启思:从输赢中感悟人生
班会伊始,一场“猜拳赢家”的游戏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宁老师组织各小组派代表参与猜拳,输者坐下,赢者继续挑战,直至最后一位胜出。游戏结束后,老师引导大家分享感受:“如果你第一盘就输了,会有什么感受?如果是最后一盘才输呢?”同学们纷纷坦言,失败带来的失落感在所难免,但游戏的随机性也让他们意识到——人生如猜拳,胜负无常,关键在于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随后,吴老师将游戏场景延伸至现实——“假如输的不是游戏,而是期中考、高考甚至是一次重要的创业,你会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通过讨论,大家逐渐领悟: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真正的强者并非从未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重新站起。正如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逆商之光:照亮至暗时刻的明灯
游戏之后,吴老师引出逆商的概念,并通过苏轼的传奇人生,向同学们展示了逆商的强大力量。44岁因“乌台诗案”入狱,59岁被贬惠州,62岁流放海南的苏轼却以豁达之心化苦难为诗篇,从开荒种地、兴办教育,到造福百姓。他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将贬谪之地变为生命的丰碑。吴老师动情地说道:“苏轼的智慧不在于逃避苦难,而在于以‘逆旅’之心视人生,将每一次挫折视为雕刻自我的机会。”同学们认真聆听先贤故事,感受伟人爬出深渊的不折不挠的精神。
实践指南:制定你的抗逆力目标
如何提升逆商?吴老师给出了具体方法。首先要学会情绪管理,允许自己短暂宣泄,如写日记、运动,而非压抑情绪。其次尝试分解目标:制定小而可行的目标,用阶段性成就感积累信心。另外社会支持也相当重要,结交乐观的朋友,建立互助小组,形成正向激励。这些方法让同学们意识到——抗逆力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善于调动一切助力。
情景与故事:在共鸣中成长
班会还设置了情景分析环节。情境来源于生活:面对“考试失利”“竞选落选”等情景,同学们积极分享应对策略。有同学说:“我会像苏轼一样,把挫折当作发现问题的机会。”另一位同学则提到:“记录情绪能帮助我更快走出低谷。”第二个雕像与石板的故事则给同学带来更深层的启示。让同学们领悟到:每一次面对挫折时的自我约束都是在雕刻自己,每一次的雕刻都会成为自己的骄傲。
班会最后,吴老师总结道:“逆商和抗逆力不是先天形成,它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唯有在挫折中千锤百炼,才能如凤凰涅槃,绽放绚烂。”
夕阳西下,班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仿佛已听见破茧成蝶的声音。正如班会主题所言——生命最大的荣耀,不在于从未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的奋起。这场关于逆商的课堂,必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长跑中,最珍贵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