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行走中的地理课堂——合肥一中师生开展安庆潜山地质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8 15:03作者:地理组 李小薇来源:合肥一中教科所阅读:字体【  

2025年4月26日,由合肥工业大学王勇生教授带队,合肥一中部分师生共同参与的地质研学活动在安庆潜山圆满举行。此次研学活动以实地考察为依托,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探索地质奥秘,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

26日下午抵达郯庐断裂带重要节点——潜山痘姆乡。在这里,大家直面壮观的断层构造,开启了一段探索岩石奥秘的奇妙之旅。王教授详细讲解了花岗片麻岩和辉长岩的形成过程,从岩浆的侵入、冷却结晶到后期的变质作用,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复杂的地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师生们近距离观察到走滑断层的擦痕,这些看似细微的痕迹,却是地质运动留下的珍贵“密码”,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断层运动的特征。随后,王教授还带领大家认识郯庐地震带,结合地质构造知识,阐述了地震带形成的原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预防等相关知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地质科普课。

第二天,研学重点聚焦于沉积岩。王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罗盘这一重要的地质测量工具,手把手教导大家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倾向和倾角。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手持罗盘,认真测量,逐渐掌握了这一技能。接着,王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教授大家如何判别沉积岩,并深入讲解了沉积颗粒的不同如何反映地理环境的变化。通过观察不同岩层中沉积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远古时期环境的变迁,从河流到海洋,从陆地到湖泊,每一层岩石都像是一部记录地球历史的“史书”。

在整个研学过程中,师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与王教授边走边看边讨论。大家将平时课堂学习中积累的疑问与王教授进行深入探讨,王教授也耐心细致地解答,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老师们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边走边学”的研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同学们在亲身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了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此次安庆潜山地质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丰富的地质知识,更激发了大家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合肥一中地理组的老师们表示:“当课本上的等高线变成真实沟谷,当抽象的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化作手边的岩石标本,这种震撼是课堂无法复制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未知,增长见识。”作为第一批安徽省《基于大中联合实习的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研究》基地校,合肥一中地理组将会遵循地理实践育人路径,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扎实提升自身学科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