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市教育局“搭建心桥 共育成长”主题活动精神,在班主任李玲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下,2025年4月29日晚8时,高一(48)班家委会特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资深咨询师靳娜老师,通过班级钉钉群开展了一场《家长“心”沟通:穿越焦虑迷雾,开启非暴力沟通之旅》主题讲座。活动聚焦家庭教育中的情绪管理与沟通难题,为全班44组家庭带来一场科学性与实操性兼备的“心灵成长课”。
讲座伊始,靳老师以当前大多数高中生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切入,如:孩子的成绩,未来的高考方向以及专业选择,同学关系以及老师的认可等,她谈到焦虑的根源并非孩子行为本身,而是家长对“失控感”的恐惧,强调“当家长陷入焦虑旋涡时,沟通往往变成情绪宣泄而非情感联结”。然后从“了解情绪”,“调节情绪”,“非暴力沟通”三个方面逐一阐述并给出解决方案。
靳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然后谈到情绪的本质,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法,逆转思维法,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最后落实在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解决家长情绪焦虑的问题。
针对普遍存在的“吼叫式教育”,靳老师结合非暴力沟通理论提出“四步转念法”来指导家长转化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观察事实:区分客观行为与主观评价(如“你玩手机两小时”而非“你就是贪玩”)。
感受情绪:用“我感到焦虑”替代“你让我生气”的表达。
溯源需求:穿透表象追问“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如成绩背后是对孩子未来安全的担忧)。
明确请求:说出具体请求和可执行的改进方案,而非模糊指责。
靳老师通过30分钟的情境赋能,点燃家长共鸣,参与讲座的家长纷纷感叹原来换个方式就能打开孩子心门,并表示将践行非暴力沟通技巧。靳老师补充到:“当我们摘下了“裁判”的帽子,真正以伙伴的身份与孩子并肩前行,每一段亲子关系都能穿越迷雾,遇见花开。”
最后班主任李玲老师总结:“教育不是彼此较劲的拔河,而是共同成长的舞蹈。期待家校持续携手,把今晚的启发转化为日常的温暖对话。” 此次讲座在家长们热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48)班家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