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合肥一中第40期校本教研周“AI赋能教学研讨”语文组活动在瑶海校区汇海堂火热开展。活动由语文学科主任王青主持,滨湖、淝河、瑶海三校区,以及28中、北城中学、32中等一中教育集团学校语文组教师齐聚一堂,围绕AI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展开思维碰撞,共同探索新时代语文教学创新路径。
瑶海校区高一语文组金中庆老师以《议论要有针对性》为课题,呈现了一堂融合传统写作教学与AI技术的创新课例,为教研周主题提供了生动注解。
课堂以“理有所指,恰意成文”为核心,金老师借助智慧平板发布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单元写作指导总结议论针对性的内涵。在“温故知新”环节,他结合《师说》《劝学》等经典文本,以表格梳理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理解议论文“现实性、普遍性、对象性”的三重维度。
尤为亮眼的是,在“成文有方”环节,金老师引入AI生成的议论片段,组织学生从针对性角度开展批判性分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这一AI文本,经师生共同解构,成为剖析“摆现象—挖根源—谈危害—立观点”行文逻辑的鲜活样本,既暴露了AI表达的普适性局限,也凸显了人类思维在针对性把握上的独特优势。在“知行合一”实践中,学生基于AI生成的文字进行修改、创作,形成兼具现实针对性与思辨深度的片段。
课后研讨环节,教研组围绕“AI如何赋能议论文教学”展开热议。语文老师谢长雷指出,金老师的课例打破了“技术替代人工”的认知误区,通过“AI辅助—师生共创”的路径,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培养有思想、会表达的写作者这一核心目标。办公室主任张培培认为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手持平板时存在注意力分散问题,部分学生容易利用设备进行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操作,这不仅影响个人学习效率,也对课堂秩序维护和教学活动的连贯性构成挑战,如何平衡技术工具使用与课堂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评点环节结束后,科大讯飞技术指导老师汪琴庆随即为语文组教师带来智慧课堂专项指导。她结合实际教学场景,深入剖析智慧课堂技术应用要点,从功能操作到教学场景适配,为教师们提供了系统的技术分析与实操指引,助力语文教学与智能技术实现更高效融合。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堂为支点,撬动了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探索AI时代语文教学新范式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