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冉冉,浅夏悠悠。为积极响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要求,为高中美术教育智能化升级开辟新路径,实现理论探索与实践落地的双向驱动,合肥一中教育集团美术组于6月25日上午开展了AI助力美术教学的“智”能突破与创新案例研究主题校本研修活动。
此次校本研修活动,科大讯飞张亮、包河分校胡开明、合肥一中美术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活动由合肥一中美术学科主任周晨主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活动伊始,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青年教师伍成蹊围绕豆包、Kimi、DeepSeek、即梦、星火等国内流行AI工具展开了系统讲解。她从AI基础概念切入,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高频问题详细拆解了这些工具的功能。随后的视觉创意环节成为全场焦点,伍老师通过星火平台演示了如何仅凭文字指令秒级生成高清广告海报。这一直观演示不仅生动展现了AI在影视制作、游戏场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更让现场教师们切身感受到了AI技术对美育教学的强大赋能价值。
随后,合肥一中淝河校区青年教师王天在分享中,首先概述了生成式AI的现阶段发展情况并提出了AI工具的选择策略。针对具体的教学实践,她重点推荐了免费高效的应用方案:例如利用Kimi+(PPT助手)生成课件框架,再结合百度图片的“AI修图”功能优化教学素材。同时,王老师特别强调需警惕AI风险,主张坚持批判性使用原则,并始终以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她还分享了将人工智能与AR技术融合应用于美术课堂的创新案例。最后,王天指出,技术的价值最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性认知与实践智慧,AI应定位为启发创意、优化效率的助手,而非替代教学本质的工具。
接下来,科大讯飞技术人员张亮在分享中系统阐述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多元化应用成果,如:“通过智慧教学软件拍照上传”“全班作答”“随机选人”“学生讲”“PK答题”“屏幕巡视”等智慧课堂功能组件,以多样的活动形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将抽象的空间概念具象化,实现了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互动,为我们呈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动、个性化的学习场景。
最后,合肥一中美术学科主任周晨表示,本次研讨活动既涵盖对智能技术的策略提炼,也不乏对教学模式的深度思考。她期望全体教师以协同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传统艺术文化与前沿教育技术的融合路径,共同开启“数智赋能+融合美育”双轮驱动下的未来艺术课堂新格局——一个更趋互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新形态。
此次校本研修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使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融合迈入新阶段。未来,随着更多教师将智慧课堂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教育模式将更加个性化、高效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无限可能,为美育注入“智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