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合肥一中技术组开展 “AI 赋能教学” 校本研修活动,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03 15:30作者:技术组孙晨睿来源:合肥一中教科所阅读:字体【  

2025 年 7 月 1 日上午,合肥一中技术组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聚焦“AI 赋能教学”主题,于滨湖校区行政楼三楼三机房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融合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与实践交流,旨在应对新课标背景下技术学科教学困境,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参加人员来自合肥一中滨湖、瑶海、淝河校区以及北城中学、肥东分校、包河校区集团校技术组教师。

直面学科困境,锚定AI赋能方向

活动由学科主任罗晓燕主持,引发技术组教师围绕学科发展现状展开深入探讨。新课标实施三年来,技术学科面临理论性强、学生参与度不高、课时减少等挑战。但技术组教师展现出积极韧性,认为 AI 浪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AR、AI 等技术可能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组内教师指出,技术学科需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技术创新重构学科影响力。

专家引领实践,AIGC重塑教学生态

孙莹莹老师以《AIGC让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为题带来精彩讲座,分享她在AI教学应用中的探索成果。在课题实践中,学生借助AI工具(如Deepseek、豆包、百度AI、即梦)创作了视频类、程序类等多元作品,如结合钢琴特长开发的 AI 模拟钢琴程序,展现了学生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新潜力。

在教学赋能层面,孙莹莹老师提出 “教学评” 闭环理念:

课前:利用 AI 生成课堂导入视频,解决教师制作资源耗时耗力的痛点;

课中:运用大模型实现随机点评、代码分析助手等功能,提升互动效率;

课后:通过动态作品展示与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评价。例如,学生借助AI生成的分形数列动态展示、3D圣诞树编程等作品,不仅实现了知识可视化,更激发了创作热情。

智慧课堂赋能,构建人机协作新范式

科大讯飞专家张亮带来“智慧课堂”使用培训,聚焦技术工具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介绍教师机的功能并进行课例分享。

活动还就 AI 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展开讨论,如学生机验证码限制、技术工具与教学目标的平衡等。教师们达成共识:AI 应作为“思维脚手架”而非替代工具,在允许学生借助大模型生成雏形的同时,注重引导其进行迭代优化,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立足校本研修,展望教育智能未来

本次活动展现了合肥一中技术组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先锋探索。从 AIGC 生成教学资源到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技术组以“躬身入局”的实践精神,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人工智能成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技术组将继续深耕人机协作最优解,让技术真正服务育人目标,为培养具备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奠基。此次校本研修不仅是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标志着合肥一中在构建智慧教育生态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