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聚焦 AI 教育落地实践——合肥一中滨湖校区技术组教研会研讨高中课程实施路径

发布日期:2025-09-12 15:19作者:合肥一中技术组孙晨睿来源:合肥一中教科所阅读:字体【  

9月9日上午,合肥一中滨湖校区技术组在三机房召开专题教研会议。本次会议聚焦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实践,由高一教研组长钱晨分享核心指导文件,技术组全体教师参会,围绕 AI 教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素养培育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钱老师以安徽省及教育部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系列文件为核心,系统梳理了中小学 AI 教育的政策导向与课程框架。她重点解读了《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纲要及教学指南(2025 年版)》与《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 年版)》两大核心文件,明确高中阶段AI教育需以“认知拓展、技能创新、思维升华、价值观践行”为目标,构建“基础概念 — 技术原理 — 创新实践”的递进式课程体系。

结合高中学段教学实际,钱老师以合肥一中高一、高二年级AI课程规划为例,详细拆解了课程实施路径。高一阶段需聚焦 “人工智能概述”与“AI助力生活便捷”两大模块,通过“研究‘人工智能+’应用”“解析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等项目,引导学生感知AI在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高二阶段则深化至“人工智能原理”与“创新实践”,依托“AI纠正篮球投篮动作”“开发坐姿矫正提醒系统”等项目,让学生掌握机器学习、智能推理、数据建模等核心技术,培养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生成式AI教学应用环节,钱老师结合文件要求提出分层教学建议:高一可借助AI工具辅助生成互动课件、设计预习方案,如利用DeepSeek为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定制分层预习清单;高二需引导学生探索AI技术原理,在“预测足球赛事结果”等项目中自主评估数据特征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同时严守“禁用红线”,避免研究性学习全程依赖AI,强化批判性思维培养。

会议还就AI教学资源整合与风险防控展开讨论。技术组教师一致认为,需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皖教云”等资源平台,开发适配合肥一中学情的校本课程资源;同时建立“AI工具入校审查机制”,针对不同学段明确使用边界——小学段需家长、教师协同监管,初中段侧重内容逻辑性验证,高中段则强调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评估,确保AI教育安全规范落地。

此次教研会议不仅让技术组教师系统掌握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要求与课程框架,更明确了“以项目带素养、以技术促创新”的教学方向。合肥一中技术组表示,后续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细化AI课程教学方案,打造“人机协同”的高效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为“能驾驭技术、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型人才,为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提供“一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