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精雕跨学科课程 厚植实践育人——合肥一中瑶海校区地理组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16 16:21作者:周思佳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为积极响应国家课程综合改革关于“强化学科间相互关联,推动跨学科学习”的要求,2025年9月第一周,合肥一中将地理与生物学科融合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由地理、生物两大教研组协同发力,聚焦实践育人主线,精心打造系列跨学科课程体系。其中,以张小兰老师《植被与环境——以大蜀山野外考察为例》为代表的融合课程,凭借鲜明的跨学科特色与扎实的实践设计,成为学校探索学科融合教学的标杆范例,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生动载体。

在融合课程的初期打磨阶段,地理组张红军老师与生物组王欢欢老师牵头组建专项团队,以“植被与环境”这一跨学科共性主题为切入点,打破单一学科的教学边界,构建“地理环境为基、生物特性为核”的融合框架。团队明确了两学科的协同定位:地理学科依托其空间视角与环境分析优势,聚焦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环境要素的梳理,为生物探究提供“环境背景”;生物学科则立足生命科学视角,聚焦植被种群分布、物种适应性等核心内容,为地理环境分析提供“生命佐证”。这种“地理区位+生物特性”的双维设计,从源头避免了学科融合的“形式化”问题,让两学科知识形成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

为确保融合课程落地见效,两教研组创新构建“专项分工+全员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将学科优势深度融入课程打磨全流程。地理组充分发挥其在野外考察规划上的专长,生物组则利用在实验设计、物种研究上的经验,学科知识相互交融助力课程实施。

目前,合肥一中已将生地融合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下一步,学校将以现有融合课程为基础,继续推动地理与生物学科在“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生物响应”等更多主题上的深度融合,计划开发系列延伸课程。同时建立常态化生地融合教研机制,通过联合备课、教学研讨、成果交流等形式,持续深化跨学科教学改革,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合肥一中瑶海校区高一地理组  周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