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路径研究”开题论证暨第一次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合肥一中举行

发布日期:2025-09-29 09:43作者:洪雨沛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2025年9月26日,安徽省2025年度教育政策研究专项课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路径研究”开题论证暨第一次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合肥一中经方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安徽大学大学数学教学中心周礼刚教授、人工智能学院杨联强副教授、大数据与统计学院陶志富教授对本次开题论证做学术指导;还邀请到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黄静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黄倩做技术交流与指导。参加会议的还有多所知名中学的骨干教师代表和课题组全体成员。本次会议由项目牵头人沐方华主持。

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项目牵头人沐方华详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及预期成果,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随后课题组核心成员朱金凤老师做开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具体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计划安排。她指出,本课题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各个环节的应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评价的精准化、个性化与动态化。同时,还将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打破传统教育评价的时空限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

课题组核心成员朱金凤作开题报告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支持中心负责人黄静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的分享,从多个维度介绍了所研发的希沃教学大模型在教、学、研、评、管等环节的应用实践,并对不同教学应用场景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详尽分析。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倩研究员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及赋能教育评价探索》,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技术层面的最新突破,包括算法优化、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同时结合教育评价场景,深入剖析了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进展,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准评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为教育评价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依据。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黄静作专题报告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黄倩作专题报告

安徽大学大学数学教学中心周礼刚教授对该课题予以了高度肯定,认为此课题契合时代发展趋向,具备前瞻性与创新性,在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周教授还提出了若干极具价值的建议,例如可依据路径、技术、模式、伦理构建目标,建立人机协同的评价机制。周教授也提醒课题组,一方面要在技术中嵌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杨联强副教授也指出研究过程不应该局限于个别学科评价,要探索更一般的、科学的、个性化的评价模式,为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提供坚实的评价支撑。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陶志富教授建议将思政教育和五育并举融入到教育评价中,并形成一系列的评价案例。同时他还提醒课题组要关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周礼刚教授作指导    杨联强副教授作指导

 

陶志富教授作指导   沐方华老师主持会议

在交流讨论环节,多所知名中学的骨干教师代表积极发言,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中应用的初步尝试和遇到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和反馈意见。

最后,项目牵头人沐方华对各位专家和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认真吸收和采纳这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

此次开题论证不仅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也搭建了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通过专家的学术指导、企业的技术分享以及一线教师的实践反馈,课题组得以从多个视角审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肥一中洪雨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