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学党史悟不屈精神 传薪火励青春担当——记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25)班主题班会

发布日期:2025-10-20 10:04作者:吕旭东 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为引导同学们从鲜活的党史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让“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红色品格在心底扎根,2025年10月13日下午班会课,合肥一中高二(25)班在班级教室开展“从党史故事中学不屈中国精神”主题班会。班会由团支部组织委员鲍张荣主持,全班同学全员参与。在历史的回响与真诚的互动中,同学们共同触摸了中国精神的磅礴脉搏。

教室前方的多媒体屏幕上,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振臂高呼的老照片、建党初期革命者秘密集会的珍贵影像缓缓流转,鲍张荣站在屏幕前,一句提问像石子投入湖心:“大家有没有想过,百年前的青年们,是怎样用热血和行动唤醒沉睡的民族意识的?”简短的问句瞬间攥住了全班的注意力,原本轻声交流的同学们纷纷抬头,目光紧紧锁住屏幕,期待从党史故事里找到答案。随后,他结合PPT内容,从“为何要学党史”娓娓道来:“党史就像一本写满初心的教科书,每一页都藏着先辈们用热血镌刻的精神密码,读懂它,我们才能看清来时的路,握紧现在的手,照亮未来的方向。”同时清晰点明班会目标——从党史故事里学不屈精神、从先辈足迹中传中国薪火、从精神传承中汲前进力量,让同学们心里都有了清晰的学习方向。

在“不屈中国精神的起源”专题环节,鲍张荣聚焦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两大历史性节点,以严谨的表述还原革命历程:“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北京爱国学生高举‘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旗帜,冲破阻挠走上街头,掀起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觉醒;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13位代表怀揣救国救民的初心,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屏幕同步播放五四运动历史纪录片片段,教室里鸦雀无声,全体同学专注凝视画面,不少同学提笔认真记录历史节点与核心精神,眼神中饱含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敬畏。

班会的高潮,当属“不屈中国精神的体现”分享环节。鲍张荣先介绍了长征的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启战略转移,随后邀请张雨哲同学分享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张雨哲同学起身,结合PPT中“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的图文资料,语气铿锵地说:“最让我震撼的是飞夺泸定桥!22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脚踏摇晃的铁索,面对脚下湍急的江水与身后的追兵,他们一步未退!”他顿了顿,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里——遇到啃不动的数学压轴题,别想着‘算了吧’,就像红军过雪山草地那样,咬咬牙再坚持一会儿,说不定就摸到解题的门路了!”他的分享引起了强烈共鸣,教室里掌声雷动,许多同学频频点头,表示深切认同。随后,鲍张荣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系统介绍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略意义、长津湖战役展现的志愿军钢铁意志,让全体同学深刻认识到:不屈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主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脊梁。

在“精神影响与传承”研讨环节,班会聚焦“如何让不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展开深入交流。鲍张荣结合PPT内容,从个人成长与民族发展双重维度作深刻阐释:“不屈精神是培育个人坚韧品格、强化使命担当的核心滋养,更是凝聚民族力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根基。对于我们青年学生而言,传承不屈精神,就要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国家发展大势,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发言引发全体同学深刻思考,部分同学主动举手分享感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班会为契机,把不屈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以奋斗姿态践行青春誓言。

   班会临近尾声,鲍张荣作总结讲话,语气庄重而有力:“党史中的不屈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记忆,而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精神旗帜。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党史学习为新起点,将不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优异成绩。”随后,全体同学共同观看“新时代青年践行中国精神”专题短片,屏幕中航天工作者攻坚克难、支教青年扎根基层的画面,与党史影像中的革命先辈形象交相辉映,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深深植根于全体同学心中。

此次主题班会,不仅是一次党史知识的重温,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高二(25)班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不屈的中国精神,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青年必须肩负起的青春担当。从专注聆听到踊跃分享,从深刻理解到立志行动,班会的每一个环节,都让红色的基因融入青春的血脉,为同学们的成长注入了坚实而澎湃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