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AI赋能启新思 同课异构展华章——记合肥一中滨湖校区高二年级AI赋能高中历史“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19 10:39作者:刘薇薇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11月17日,合肥一中成功举办了以“AI赋能高中历史教学”为主题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高一历史《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由杨建军与胡雪芳两位老师倾情呈现,为现场江河湖海四大校区的历史教师和高一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性的教学盛宴。

首先开场的是杨建军老师,杨建军老师以“家书”这一承载着个体命运与民族情感的历史碎片为叙事主线,巧妙地运用AI技术,构建了一堂深情而厚重的历史课。课堂上,杨老师借助deepseek生成的史料和官方史料作对比,通过人工智能生成数据的错误,论证让AI是工具而不是成为AI 的工具。他利用 AI视频生成技术,将静态的文字史料转化为动态的历史场景,使英法美三国领袖对中国的评价以更加直观、震撼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后的胡雪芳老师则另辟蹊径,深耕本土资源,将厚重的国家历史与鲜活的乡土史、校史紧密相连。她充分挖掘合肥一中校史资料库及安徽地区的抗战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并非遥远的叙事,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胡老师引入了“抗日战争历史词云”、通过对海量史料进行智能分析,生成视觉化的关键词云图,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把握抗战史的核心要素与时代强音,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大数据分析素养。还通过抗战编辑部新书目录构建,AI辅助评价等AI数据分析工具,辅助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两位老师的课程结束后,历史学科主任张同侠老师首先发言,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和努力给予肯定,并叙述了此次活动的由来,对各校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随后张老师邀请各校区代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

来自江河湖海四大校区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是“科技赋能”与“史学素养”相结合的典范。各位老师指出,杨老师的课体现了AI技术在情境创设方面的潜力;胡老师的课则广泛运用了乡土史、合肥一中校史等身边的史料,使用了AI在辅助史料处理、学生评价方面的独特优势,让历史有了深度和广度。两堂课路径不同,但均成功实现了教学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肯定亮点的同时,评课专家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比如在虚拟场景和历史场景上,设问要准确,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批判性思考。内容上,要有主线串联起来,让整节课的知识架构衔接更为流畅。一些知识点在内容上要有所体现。这些宝贵的意见为未来AI赋能历史教学的探索指明了优化与深耕的方向。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前沿科技碰撞的思想风暴。它充分展示了合肥一中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先行先试与深厚积淀。我们坚信,在AI技术的强劲赋能下,历史课堂将更加生动、高效,而合肥一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必将迈向一个更加广阔、智能化的新天地。

(图/文:滨湖校区高二历史组  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