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报道(五十五)——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畅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

发布日期:2014-06-24 00:00作者:合肥一中来源:合肥一中阅读:字体【  

   2014619-20日,合肥一中离退休党支部26名党员在郑平、王传忠两位书记带领下前往江苏溧阳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并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19号晚召开座谈交流会。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坐落于江苏溧阳水西村的光裕堂,这里原来是新四军一支队江南指挥部的司令部,陈毅、粟裕办公及居住的地方,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次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原系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整个祠堂三进四厢房,里面回廊雕窗,斗拱画梁,重修后恢复了历史风貌。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5处旧址,均系砖木结构民宅。

 

 

    纪念馆的大厅内屹立着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的全身铜像。紫色的帷幕上,镶嵌着原新四军秘书长、中顾委委员李一氓的题词:“威震江南功在民族”。整个展览大厅内,以照片、实物、图表、电子模型等展品,反映了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张鼎臣、粟裕的率领下,深入苏南敌后,开创和发展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在展厅的两侧,分别保留着陈毅、粟裕的办公室兼卧室。粟裕同志逝世后,其夫人、子女遵照粟裕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敬撒于展厅的天井内。纪念馆的左侧建有将帅馆,陈列了陈毅、粟裕、叶飞等76位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新四军将帅的生平事迹。一楼陈列有陈毅元帅、粟裕大将的生平业绩及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80余幅珍贵照片,再现了他们光辉战斗的一生。二楼是4位上将、8位中将、62位少将的生平介绍,展品有将军们使用过的望远镜、手枪、公文包以及战利品、勋章等。出“将帅馆”,过六角亭,拾级而下,便是“碑廊”。它临池而建,黑瓦飞檐,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廊壁上镶嵌着52位新四军老战士的题词、书法作品。  

    19号晚上,20多党员围坐在一起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座谈参观学习心得,会议由郑平书记主持。

 

 

    座谈会上,合肥一中党委退休书记夏金超带头发言。他说:这次第五党支部组织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又同时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支部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教育与群众路线结合得很密切。我们今天的参观也证明了当年的革命胜利是共产党走群众路线的胜利,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是鱼水关系,那么为什么现在要谈走群众路线,就是在国家转型期,有一部分人一夜暴富,有一部领导干部不走群众路线了,贪图享受,以权谋私等等,我认为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分重要,非常必要,非常及时,能不能坚持下去,就看我们党的干部了,但我相信是能坚持下去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接着田德刚、李衡等老师也纷纷畅谈感受,李衡老师谈完后还在会上交流了参观“安徽好人馆”后书写的顺口溜:三月二四观展览,好人精神照心间,全校党员看、学、悟,广伟书记领在前,图片实物真丰富,录像视频新颖赞,德善仁义慈孝礼,弘扬人生价值观。会上,郑平书记、王传忠科长还分别传达了有关文件精神。

    20日组织游览天目湖,让老同志看到并了解到革命根据地溧阳的发展变化是飞速的,拥有“江南明珠”之称的天目湖是名副其实的。这次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畅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参与的老党员对人生的价值有新的认识与新的提高。

  

       (合肥一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组:陈胜英/文 郑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