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园地 > 课题研究

严谨论证,潜心研究 ——记合肥一中《基于新课标的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推进会议

发布日期:2020-04-28 11:07作者:合肥一中《基于新课标的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洪雨沛报道来源:高三年级阅读:字体【  


2020421日下午,《基于新课标的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在经纬楼一楼年级部会议室召开课题推进会议,课题负责人沐方华、成员洪雨沛做工作汇报,组内成员依次发言。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学数学教学》常务副主编张新全,合肥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许晓天、张永超全程参与并指导。

-6b80dcd0aabcbd4

课题组推进会议现场

课题负责人沐方华对课题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沐方华表示从教材例题分析,到素养评价的文献综述,再到分类框架建立修改与完善等,全组成员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较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目前课题组已发表论文两篇,分别为《基于新课标的数学建模能力评价探讨》与《基于数学建模素养评价的试题分类框架研究》,另有两篇论文待发表。

27b47d23f0f5869b

沐方华做课题汇报

课题组成员洪雨沛就近期课题的进展,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进行了汇报。接下来,课题组需要利用建立的试题分类框架进行数学建模问题(活动)的编制(设计),形成较为系统的题库(涵盖三类情境三类问题,以及各条知识主线)。在编制问题的同时,要开始建立评价框架,以便于后期的实践研究,高考后对学生建模素养进行评价。洪雨沛也指出目前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课题组成员以及与会的专家共同讨论研究。

-2d5dc5146d9eb201

洪雨沛做课题汇报

三位专家对课题组目前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对接下来的研究给了非常多的建议。张新全表示,数学建模问题的编制相当的复杂,尤其是问题的情境,他建议课题组可以多参考一些国外的试题情境(国外各类测试,国外各类教材),将国外可利用的情境进行“本土化”。张永超表示理论需要尽快、并且较充分的完成,便于后期实践研究的开展,不能在理论研究上耗费过多时间,必须结合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许晓天对分类框架提出了些自己的看法,可以将分类框架与新课标四个方面三个水平贴合的更加紧密,这样才能紧扣新课标对数学建模问题进行很好的分类。课题组其他成员也纷纷发表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与困惑,供全组成员一起讨论。

相信在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该课题定能取得高质量的结果。

 

合肥一中《基于新课标的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洪雨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