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衔接教学丰收忙”。秋风徐徐、收获满满!2020年9月1日,合肥市市级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经专家鉴定、圆满结题。历经两年的同舟共济、潜心研究和实践,课题组成员收获了优秀课题的鉴定结果。从2018年课题立项、最初的梦想起航到初高中同题异构中学法、教法的实践探索;从系列调查问卷的研磨问询、悉心总结到建设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中且行且思、积铢累寸;从寻根究底中思行成文到编撰读本形成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的抓手……满眼收获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课题的结题不是研究的落幕,而是以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参照的再实践和求精进!
2020年9月2日上午,合肥一中政治学科主任、合肥市市级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主持人侯新旺老师受邀为合肥四中2020级新生分批次开展高中思政学科的学法指导报告。本次报告活动在合肥四中四为楼一楼合班教室举行,侯老师在基于初高中思政课衔接的基础上,围绕着“怎样学好高中思想政治”展开本次报告。合班教室内2020级的学生济济一堂、座无虚席,课题组成员方昌乐老师、方媛老师,以及合肥四中的部分教师也参与听取了本次报告。
“秋风送爽渐萧瑟,把脉拨疑笑满堂”。首先,互动式的课堂中,侯老师通过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讲了哪些内容”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了初中的课本。把脉新教材,围绕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同学们零零散散的言语、或多或少的记忆中窥探了初高中思政课内容的交叉和重叠。
“经过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你认为思政是一门怎样的学科”,解答这个问题,侯老师巧妙地运用西游记中经典人物唐僧介绍自己的三句话“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来揭示哲学经典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到了思政课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一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设思政课。他分别从大中小学思政学科课程体系、各阶段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的对比中,让学生明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以贯之的开设,也彰显了思政课在为国育人中的显著作用。从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宏观视角,到切入学生学习生活、成人成才的微观视角,学生们真正感悟了“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应该是怎样的!”
其次,为何要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侯老师从高中升学考试、新高考中的价值、大学升学必修必考科目、对学好其他学科的价值以及育人价值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学好高中思政课的必要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面对思政课被边缘化的现状,侯新旺老师从2019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的试题中透视了思政学科思维的渗透性,从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审题思考中发掘了哲学智慧的应用性,甚至从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中审视了涵养思政学科素养的重要性。从宏观思悟,“3.18”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到2020年9月1日《求是》杂志上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都从国家层面表明了“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基调与期许!
最后,怎样学好高中思想政治?侯老师指出,既要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又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心系天下风云变幻、关心国家制度政策、关心民生冷暖疾苦。同时,根据课题研究成果,侯老师还特别强调要实现初高中思政课学习有效衔接,通过初高中思政课内容分析、学法问卷调查、现场对比初高中思政课学习方法、初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读本的介绍,让学生建立起在高中思政课中深度学习的心理预期。此外,他也从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练习四个角度阐明了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正确方法。也愿同学们在快乐中开启思政之旅!
课题研究最终是为了应用,此次学法指导课充分地运用了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在课题研究与运用中提升自我、服务学生,也是思政课教师的乐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开设思政课,需要更多的思政课教师携起手来,在建设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中思悟、践行、突破、发展……
(合肥一中高三政治组:文/徐文雅 图/方昌乐)